马斯克再度发出重磅警示:一方面宣称“日本若不做出改变,终将彻底从世界舞台消失”;

从梦趣 2025-11-25 14:44:00

马斯克再度发出重磅警示:一方面宣称“日本若不做出改变,终将彻底从世界舞台消失”;另一方面又在播客节目中自信断言,“AI最快四年便会超越人类智慧,人类有20%的概率走向终结”。有钱人的言论自带流量,马斯克这一开口,财经圈、科技圈、育儿圈瞬间引发“共振”。 说实在的,这并非马斯克首次“喊狼来了” 。自2022年起,他便反复提及日本生育率暴跌的问题,2025年8月更是直接转发数据,显示日本一年净减少90多万人口,这相当于一座中型城市的人口规模消失不见。他当时就指出,这种趋势早在五十年前就已开启,若不出狠招,日本真会逐渐从地球上隐去。很多人觉得他是多管闲事,可数据确凿:2024年日本出生人口仅68.6万,死亡人口达160.5万,生育率为1.26 ,远低于维持人口更替所需的2.1水平。即便日本政府投入资金补贴、延长育儿假、推行移民政策,年轻人依旧不买账,房价高企、工作压力巨大、养老负担沉重,压得他们喘不过气,谁敢多生孩子? 这一现象并非日本独有,韩国生育率在1.0以下,意大利以及东欧众多国家也都面临类似困境。中国的90后、00后结婚率和生育率同样连年创新低,大家普遍感觉养孩子成本过高且缺乏安全感。马斯克常说人口崩溃比全球变暖可怕得多,因为没有足够的年轻人,经济和社会保障体系都将崩塌。他自己生育了十几个孩子,以身作则,但普通民众哪有他那样的条件。 再看AI领域,2025年2月底,马斯克在乔·罗根的播客节目中直言,AI最快在2029年或2030年就将比全人类的智慧总和还要高。此前他曾预计是2025年底,如今时间稍有推迟,但整体趋势未变。随着计算能力呈指数级增长,训练速度大幅提升,硅基智能很快就会超越碳基人类。他给出的概率是80%的情况向好,20%的概率人类会遭遇灭顶之灾。这并非危言耸听,AI之父杰弗里·辛顿也曾提及人类有10 - 20%的灭绝风险。倘若AI失去控制,掌控电网、工厂、武器系统,人类将无力阻止。 很多人觉得20%的概率不算高,可这关乎全人类的命运,一旦失败就万劫不复。 将这两件事放在一起审视,着实令人胆寒。人口急剧减少,劳动力短缺,恰好给了AI机器人填补空缺的机会,日本政府甚至寄希望于AI机器人承担养老和工作任务。然而,AI却有可能反噬人类,人类数量如此稀少,应对风险的能力更弱。马斯克创立xAI推出Grok,旨在打造一个“最大化追求真理”的AI,避免因偏见引发灾难。他还推出Optimus机器人,称未来它能包揽家务,解放人类以便多生育后代。但问题在于,机器人再强大,也无法替代人类自身的繁衍延续。 日本政府近年来动作频频,2025年进一步加大补贴力度,推出AI护理机器人,放宽部分移民政策,可出生人口数依旧创下历史新低。专家表示,关键问题并非资金投入,而是年轻人对未来充满绝望。工作时长996、房价居高不下、育儿缺乏帮助,结婚都成为一种奢望。韩国亦是如此,政府投入几万亿韩元,依旧无济于事。全球低生育国家就如同温水里的青蛙,等意识到问题时恐怕为时已晚。 在AI领域,2025年的发展更为迅猛。xAI在孟菲斯建立超级集群,Tesla推出新版Optimus,它已能叠衣服、遛狗。OpenAI、Google、Anthropic等都在全力追赶,算力成倍增长。马斯克虽说有80%的好结果预期,但那20%的可能性足以让人忧心忡忡。历史上工业革命时期也有人担忧机器会毁灭人类,最终人类取得了胜利,可这次不同,AI能够自我进化、自我优化目标,一旦目标不一致,后果不堪设想。 说白了,马斯克虽然言辞强硬,但数据支撑着他的观点。倘若日本继续维持现状,到2070年人口减少30%,经济由谁来支撑?若AI真在2029年超越人类智慧,而人类还未准备好应对之策,又该如何是好?这两件事交织在一起,迫使人类做出抉择:要么当下大力狠抓生育政策、移民政策以及文化观念转变,要么赌AI对人类友好,顺便多生育一些后代以备不时之需。 很多人吐槽马斯克是危言耸听,可他呼吁了十几年,数据愈发证实他的观点。人口和AI原本是不同群体讨论的话题,如今被他一句话关联起来,引发全网热议。财经圈分析经济损失,科技圈辩论发展时间线,宝妈群转发探讨育儿成本,老一辈感慨时代变迁。 现实就是这般残酷。补贴、育儿假、机器人等措施,都只是治标不治本。问题的根源在哪?年轻人为何不愿结婚生育,为何对未来丧失信心?这个问题若不解决,日本极有可能成为首个“悄然消失”的发达国家,其他国家也会步其后尘。AI再强大,也拯救不了无人的文明。

0 阅读:55
从梦趣

从梦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