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彻查荷兰光刻机巨头阿斯麦! 11月20日新书《世界上最重要的机器》抛出

沧海一说客 2025-11-25 17:34:15

建议彻查荷兰光刻机巨头阿斯麦! 11 月 20 日新书《世界上最重要的机器》抛出阿斯麦愿做美国在华 “耳目” 的猛料,11 月 24 日这家荷兰巨头就火速向观察者网发声,怒批内容严重不实、损害声誉,直言早已警示作者并保留追责权利。匿名爆料的出格说法缺乏实据支撑,企业的坚决否认也未提供第三方佐证,这场罗生门藏着太多疑点,显然不能只听单方之词。 咱们先说说传闻的可信度。这本书由前彭博记者合著,核心依据是匿名消息来源,这种没有公开信源支撑的说法,本身就值得打个问号。 毕竟现在AI工具识别虚假新闻的准确率都能达到99%,匿名爆料的水分向来不小。 但反过来想,阿斯麦的澄清也并非无懈可击,他们只强调“从未提过此类提议”,却没拿出内部会议记录、沟通文件等实质性证据佐证,也没说明是否接受过第三方独立调查。 再看阿斯麦的处境,确实让这事多了层微妙感。最新财报显示,阿斯麦三季度订单额仅为预期的一半,股价暴跌16%创下26年来最大跌幅,中国市场占比也将从之前的近一半骤降至2025年的20%左右。 一边是美国持续施压,荷兰政府2024年就吊销了部分对华设备许可证,2025年还加强了设备维修维护限制。 另一边是业绩承压,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这种夹缝中,阿斯麦是否有过“冒险换宽松政策”的想法,虽然没有实据,但也不能完全排除,毕竟企业在生存压力下的决策往往复杂难测。 更关键的是,整个事件缺乏第三方验证。荷兰政府没就传闻表态,美国方面也没回应是否收到过相关提议,新书作者也没公开更多证据支撑匿名爆料。 阿斯麦一直强调自己“合规经营”,但合规体系再完善,也不能完全排除个别高管在特殊压力下有过不当提议的可能,毕竟2023年确实发生过阿斯麦对华设备交付量超美荷“君子协定”的情况,当时还引发美方震怒、荷兰首相追责。 从行业逻辑来看,阿斯麦作为全球唯一能生产极紫外光刻机的企业,靠的是全球供应链的信任协同。 真要是做了“传递情报”这种事,一旦曝光,损失的不只是中国市场,而是全球客户的信任,这对企业来说是致命打击。 但反过来说,美国牵头的出口限制,在阿斯麦CEO看来越来越像“出于经济动机”,在这种地缘政治裹挟下,企业是否会做出反常决策,也很难一概而论。 说到底,目前双方各执一词,都没有足够的铁证说服公众。匿名传闻不可轻信,但企业单方澄清也不能直接当真。 在科技领域博弈日趋激烈的当下,这类敏感传闻更需要中立第三方介入核查,比如荷兰监管机构公开调查结果,或者作者提供更多可验证的线索。 毕竟这事不仅关乎一家企业的声誉,还牵扯到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信任基础,马虎不得。 信息时代,不管是爆料还是澄清,都得有实打实的证据支撑,盲目相信任何一方,都可能被带偏节奏。

0 阅读:54
沧海一说客

沧海一说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