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现在估计心里堵得慌,不是仗没打好,而是人快打没了。   战前乌克兰还有4

未央秘史 2025-11-25 17:37:22

泽连斯基现在估计心里堵得慌,不是仗没打好,而是人快打没了。   战前乌克兰还有4300万常住人口,短短几年就跌到了3300万出头,这上千万人的缺口里,既有跑出去的难民,也有永远留在前线的战士,还有在战火中流离失所的普通人。   国际移民组织统计过,超过630万乌克兰人在欧洲邻国登记为难民,波兰就接收了300多万,相当于在边境造了个“第二大城市”,还有370万人在国内颠沛流离,原来的家园要么被炸成废墟,要么成了布满地雷的危险区。   之前外界估计的130万前线阵亡人数或许有争议,但美国方面给出的俄乌双方伤亡累计接近100万的数字,足以说明这场战争有多耗人,乌克兰作为战场所在地,付出的人员代价只会更大。   现在乌克兰的街头,路障比便利店还常见,不是用来防敌人,而是用来拦自己人的。   英国记者带着乌克兰同事去前线采访,路过一个路障就被拦了下来,士兵查完证件直接把翻译同事拉走当兵,还调侃记者“你得换个新司机了,你的朋友去打仗了”。   这可不是个例,社交媒体上到处都是征兵人员在商场、公交站强行带走年轻男子的视频,泽连斯基早就签署了新法律,把征兵年龄放宽到60岁,连到了退休年龄的老头都难逃被征召的命运。   可就算这么抓壮丁,前线还是缺人,今年前10个月,乌克兰检察官就对逃兵提起了6万起诉讼,这可是2022年和2023年两年总和的两倍。   乌克兰第123旅的数百名士兵直接放弃阵地回家,他们抱怨到了前线只给自动步枪,承诺的150辆坦克只来了20辆,没任何掩护根本就是送命,就算有最高12年监禁的惩罚,也挡不住越来越多人想逃离战场。   人越打越少,新生的人却越来越少,乌克兰的出生率早就跌到了全球倒数的水平,2023年的出生率只有5.63‰,比战前2021年的6.98‰还低了一截。   年轻夫妇要么在国外逃难,要么在国内躲征兵,就算没被战争波及,也没心思生孩子,毕竟没人愿意让孩子出生在满是空袭警报和征兵通知的环境里。   联合国早就预警过,照这个趋势打下去,百年后乌克兰人口可能就只剩1500万,到时候整个国家都是老人,劳动力断层根本补不上。   战前乌克兰还是个工业和农业都不错的国家,现在呢,4779处文化和旅游资产被破坏,工厂要么被炸平,要么迁到了国外,就算以后有了重建资金,4860亿美元的重建成本不说,连干活的青壮年都找不到,难道要靠老人和孩子去修铁路、建工厂吗?   当初乌克兰人选泽连斯基当总统,多少是被他电视剧《人民公仆》里的形象迷惑了,觉得这个能把“总统”演得活灵活现的演员,或许能给国家带来改变。   他也确实凭着一副好口才,在国际舞台上赚足了关注度,一度让西方援助源源不断。   可演员的本事终究是表演,现实中的战争从来不是靠演讲就能打赢的。   现在他的支持率早就从当初的80%跌到了57%,他所在的人民公仆党支持率更是只剩7%,越来越多的乌克兰人发现,那些激昂的演讲换不来和平,也换不来足够的武器和粮食。   美国和欧洲的盟友嘴上喊着支持,可实际行动却很诚实,美国防长早就明说乌克兰加入北约不现实,恢复原来的边界也不现实,欧洲各国自己还被能源危机和难民问题搞得焦头烂额,能给的援助越来越有限。   乌克兰现在已经丢了20%的领土控制权,国债从战前的227亿美元飙升到2300亿美元,欠的债得几代人才能还完,关键是现在连“几代人”都快凑不齐了。   经济毁了好歹能靠援助和资源慢慢重建,可人口一旦流失和断层,就再也回不来了。   年轻力壮的要么战死,要么逃到国外定居,就算战争结束,他们也未必愿意回到这个满目疮痍、机会渺茫的国家。   泽连斯基当初可能真以为靠嘴皮子能拉来足够的援助,靠西方的支持能打赢这场战争,可他忘了,战争的根本是人和土地,现在土地丢了不少,人更是快耗光了,就算最后能停火,一个没了足够人口支撑的国家,又能重建出什么样子来。  

0 阅读:70

评论列表

咔塔山

咔塔山

2
2025-11-25 18:19

殴陆很需要熊二,熊大移民。不光可以平衡黑,绿人口。

未央秘史

未央秘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