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买英伟达高端芯片,美国先急了,想用满血芯片打开中国市场 《亚洲时报》11

精彩山寒客 2025-11-26 12:15:54

中国不买英伟达高端芯片,美国先急了,想用满血芯片打开中国市场 《亚洲时报》11 月 25 日的报道揭开了全球科技圈的一则重磅消息,美国政府正考虑允许英伟达向中国出口未经性能削减的原版 H200 高端芯片。 这一变化距离 2022 年将 H200 列入对华禁售清单不过三年,从全面封锁到主动松口,背后藏着商业利益与战略考量的复杂角力。 H200 作为英伟达 Hopper 架构的旗舰产品,其性能参数足以支撑超大规模 AI 模型训练和气象模拟等密集型任务。 配备 141GB HBM3e 显存的它,显存带宽达到 4.8TB/s,是前代产品 H100 的 1.4 倍,处理 GPT-3.5 等大模型时的推理速度更是表现突出。 这样一款被视为 “算力猛兽” 的芯片,曾是美国对华技术封锁的核心目标,如今却有望重新进入中国市场,关键在于持续的出口限制已让美方付出实际代价。 对英伟达而言,中国市场的空缺带来了难以承受的损失。 中国曾贡献其全球总收入的 10%-15%,而连续的出口管制让公司在中国高端芯片市场的销售完全停滞,预计将出现连续两个季度零营收的状况,市值一度蒸发 1600 亿美元。即便推出过专门适配中国市场的 H20 等降配型号,也在 2025 年 4 月遭到禁售,让企业陷入两难。 CEO 黄仁勋多次公开表达反对,直言这些规定正在让美国企业永久性失去中国市场,竞争对手也趁机瓜分份额。 美国政府的态度转变,本质是在商业利益与技术优势之间寻找新平衡点。 此次考虑放行的 H200,已非英伟达最先进的产品,其最新 Blackwell 架构芯片仍保持技术领先,这使得政策调整既能缓解企业压力,又不至于动摇核心技术优势。 内部讨论中,不同声音的碰撞也反映出这种平衡的艰难:既有认为 H200 性能已落后、放行不影响安全的妥协派,也有坚持封锁的强硬派,而务实派则主张通过销售继续获利。 中国市场的变化更是让这一决策势在必行。虽然高端芯片供应受限,但国内算力需求并未消失,而是转向分布式方案优化和国产替代。 华为昇腾 910C、寒武纪思元 400 等国产芯片快速崛起,2025 年华为昇腾出货量预计突破 100 万颗,拿下国内 28% 市场份额,壁仞科技 BR100 在部分测试中性能达到 H100 的 85%。这种 “倒逼” 而来的自主创新,让美国企业意识到,持续封锁只会加速自身被替代的进程。 即便 H200 最终获准出口,中国企业也早已改变过去单一依赖的模式。百度、阿里等厂商纷纷推进 “异构计算架构”,让国产芯片与海外产品能在同一平台运行,避免被 “卡脖子”。 而美国政府内部讨论仍处于初步阶段,政策落地还面临多重挑战,最终能否成行、具体实施细节如何,仍有待观察。 这场围绕芯片的博弈,早已超越单一产品的贸易范畴。 它折射出全球科技产业的深层矛盾:技术竞争与商业合作的难以割裂,单边封锁与市场规律的相悖而行。 对中国而言,无论 H200 是否来华,自主研发的脚步都不会停歇;对美国来说,如何在维护自身优势与获取市场利益之间找到可持续的平衡点,将是长期面临的课题。 科技领域的合作与竞争,从来都不是零和游戏,唯有尊重市场规律、正视彼此需求,才能实现共赢。

0 阅读:92

猜你喜欢

精彩山寒客

精彩山寒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