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还觉得钓鱼岛由日本“实际控制”,就得重新看清当下局势。 2025年,中国海警在钓鱼岛海域的巡航几乎贯穿全年,日本曾有的“主导地位”早已成为过去。钓鱼岛不算大,只是几处礁石与荒岛,可地理位置格外关键。它位于东海通往太平洋的咽喉要道,谁掌控这里,谁就能在东海拥有更强的话语权。正因如此,这座荒岛始终没被忽视。日本过去一直把钓鱼岛视作自家地盘,搞“国有化”、建灯塔、划行政区,总想靠这些操作,把争议变成所谓的“既成事实”。但2012年之后,日本这套做法渐渐失效。中国当时就明确表态,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不认可日本任何单方面行为,随后中国海警开启常态化巡航,一坚持就是十多年。 2024年中国海警在钓鱼岛海域巡航达334天,去年11月至今年5月更实现连续216天无间断巡航,日常 presence 让日方船只难近核心海域。今年5月还动用舰载直升机,处置日方右翼飞机非法闯入,海空协同管控已成常态。 日本对巡航频繁抗议却毫无实效,背后是自身实力差距。其能源进口九成靠东海航线,钓鱼岛控制权旁落直接压缩战略空间,资源觊觎也成空谈,所谓主张只剩口头造势。 实际控制从来靠实力支撑,而非单方面宣称。中国多年持续巡航,用常态化存在稳固主权,日方过往操作早已失效。国际海域博弈,拳头硬、行动稳才站得住脚,钓鱼岛局势逆转,正是国家实力提升的真实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