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枣庄,小学6年级老师,发现班里一学生没完成作业,就让他走廊去补作业,期间,没

解豸说几法 2025-11-27 09:37:31

山东枣庄,小学6年级老师,发现班里一学生没完成作业,就让他走廊去补作业,期间,没有打骂等行为。岂料,30多分钟后,该学生回到班级,老师敏锐的察觉到学生状态不对劲,就赶紧通知其家长。孩子母亲没当回事,就说自己很忙去不了。老师很负责任,派两个学生护送其回去。万万没想到,事后,该学生被查出患上“童年情绪障碍”,家长炸了,把责任全推给老师,认为是老师体罚了自家孩子,给孩子造成心理伤害。狮子大张口,向学校索赔9.6万余元。老师很委屈:难道让学生补作业也不对吗?家长索赔不成将老师和学校一并告上法庭,法院的判决亮了。 2024年11月的一天,某小学六年级的小张同学,和班里其他六七名同学一起,因为没写完作业,被班主任叫到了教室外面的走廊上补写。 班主任当时确实有点生气,毕竟六年级正是学习关键期,孩子们对作业不上心、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为老师肯定着急。 不过从头到尾,老师既没打也没骂,没说过一句过激的话,更没有任何体罚行为,就是让孩子们在走廊安安静静补作业,自己则留在教室里处理日常教学事务。 大概过了半小时,补完作业的孩子们陆续回到了教室,小张也跟着进去了。 本以为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可没过多久,班主任就发现小张的状态有点不对劲。 平时挺活泼的孩子,那天却蔫头耷脑的,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身体还在微微发抖。 经验丰富的班主任立马察觉到,孩子这不是闹脾气,大概率是生病了,赶紧掏出手机给小张妈妈打电话,让她赶紧来学校接孩子去医院看看。 可小张妈妈当时说自己手头事情太多,抽不开身,让孩子自己先回家。 班主任一听就放心不下了,六年级的孩子虽然不算小,但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一个人回家,万一出点意外可怎么办? 于是老师特意安排了两名同学,一路陪着小张回家,反复叮嘱他们一定要把小张安全送到家门口,这才稍微放下心来。 谁也没想到,就是这么一件看似平常的小事,之后竟然引发了一连串的问题。 从去年12月开始,小张的身体状况越来越不对劲,不仅精神状态差,还出现了各种异常反应。 家长赶紧带着孩子去看病,先后跑了枣庄市精神卫生中心、山东省立医院等多家大医院,做了一系列检查,最后被确诊为“童年情绪障碍”。 好好的孩子突然得了这种心理疾病,小张的家长根本接受不了。 他们思来想去,觉得问题肯定出在去年11月那次走廊补作业上。 在家长看来,老师让孩子在走廊补作业,这本身就是一种体罚行为,孩子年纪小,心理承受能力弱,肯定是当时受了委屈、心里留下了阴影,才会患上这种病。 一想到孩子需要长期治疗,后续还要花不少钱,家长就越想越生气,于是一纸诉状把学校告上了法庭,要求学校当面给孩子赔礼道歉,还得赔偿所有的医疗费、护理费等各项损失,总共算下来有9.6万余元。 可学校这边觉得特别冤枉。 校方表示,整个过程老师没有任何打骂行为,让学生补作业是很正常的教学管理行为,根本算不上体罚。 孩子自己患上心理疾病,和学校的教学行为没有任何关系,怎么能让学校来承担这笔费用呢?双方就这么各执一词,多次协商都没能谈拢,最后只能靠法院来判决。 小张妈妈在法庭上情绪很激动,她坚持认为孩子就是因为被老师体罚才患上心理疾病的,现在孩子每天都要吃药治疗,学习和生活都受到了很大影响,学校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民法典》第1183条,该条款规定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赔偿。‌ 为了查清事实真相,法官首先调取了当天学校的监控录像。 从监控画面来看,老师确实没有对小张有任何打骂或者过激行为,让孩子们在走廊补作业的过程也很平静。 而且老师发现小张状态异常后,不到10分钟就联系了家长,在家长无法到场的情况下,还特意安排同学护送回家,处置措施可以说是及时又妥当,并没有因为处理不及时导致孩子的情况加重。 更关键的一点是,小张家长为了证明孩子的病和走廊补作业之间有因果关系,曾经申请做司法鉴定。 可他们前后找了6家鉴定机构,每家机构都表示这个鉴定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没办法出具相关结论。 这就意味着,没有任何专业证据能证明,小张患上童年情绪障碍是因为那次走廊补作业。 《民事诉讼法》第67条规定: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另外,老师因为小张没完成作业让他在走廊补写,监控已经证实没有打骂等体罚行为,这种行为属于合理的教育管理范畴,并没有违反教育职责的要求。 而且老师发现小张异常后,及时联系家长、安排同学护送,已经尽到了应急救助职责,没有因为处置不当让损害后果加重。 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学校已经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最后,法院驳回小张家长的诉讼请求。

0 阅读:81
解豸说几法

解豸说几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