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一个叫马周的书生找袁天罡看相,袁天罡说:你活不过一年! 这话要是搁别人身

君轩谈历史 2025-11-27 15:45:53

唐朝,一个叫马周的书生找袁天罡看相,袁天罡说:你活不过一年! 这话要是搁别人身上,估计当场就得瘫那儿。 可马周听完只是愣了愣,把酒葫芦往腰间一塞,转身就走。 那会儿他刚在博州刺史府丢了差事,原因是喝醉了跟上司拍桌子,现在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哪还有心思琢磨命长命短。 马周这前半辈子活得确实有点拧巴。 空有一肚子墨水,却总跟自己过不去。 本来想安安分分当个助教混口饭吃,可架不住同事排挤,上司刁难,最后干脆破罐子破摔,整天泡在酒肆里。 博州城里的人都说,这马家小子怕是要把自己喝死在酒坛子里。 离开博州后,马周一路往西走,听说长安城里机会多。 走到新丰镇时,身上的盘缠见了底。 旅店老板看他衣衫褴褛,爱答不理的,把他安排在最角落的破房间。 马周也不恼,找了个石阶坐下,就着冷风啃干饼。 旁边卖?子的老婆婆看不过去,递过来两个刚炸好的糖糕,热乎气儿直往鼻子里钻。 本来想在新丰镇凑活几天就走,后来发现这老婆婆不简单。 她不光炸得一手好?子,还是开国功臣王公的外甥女,守寡后独自经营这家小店。 老婆婆说,看马周虽然落魄,但眉宇间有股英气,劝他别总喝酒,好好找个正经事做。 马周嘴上应着,心里却没当回事,直到那天在街口遇见袁天罡。 袁天罡那会儿已经很有名气,给不少官员看过相。 马周也是一时兴起,想着反正都这样了,看看也无妨。 没想到袁天罡盯着他看了半晌,说他骨相清奇本该大富大贵,可惜气色太差,怕是活不过明年开春。 马周听完心里咯噔一下,倒不是怕死,就是觉得有点不甘心,自己这一身本事还没处使呢。 袁天罡像是看穿了他的心思,留下句话:“戒酒、读书、观民生,或许还有转机。” 说也奇怪,从那天起,马周真就把酒戒了。 每天跟着老婆婆出摊,听南来北往的人聊家常,哪些税重了,哪个官贪了,都一一记在心里。 老婆婆看他踏实了,就托人给在京城当将军的表兄常何捎了个信,说有个书生或许能帮上忙。 那会儿贞观新政刚推行没多久,唐太宗让百官提意见,武将出身的常何正愁不知道写啥。 听说有这么个人,就把马周请到府里。 本来想随便应付一下交差,没想到马周提起笔来滔滔不绝,一口气写了二十条建议,从减赋税到整吏治,条条都说到了点子上。 常何赶紧把奏疏递上去,唐太宗看了当场拍了桌子,问这是谁写的。 常何不敢隐瞒,说是个叫马周的落魄书生。 唐太宗立马让人去请,马周却不在常府,原来又被朋友拉去喝酒了。 太监们连着跑了三趟,才在酒肆里找到醉醺醺的他。 谁也没想到,这个前一天还在街头买醉的书生,第二天就在金銮殿上跟皇帝侃侃而谈,把民间疾苦说得头头是道。 唐太宗当即任命马周为监察御史,后来一路提拔到中书令,成了贞观年间有名的能臣。 有次马周路过袁天罡的相馆,特意进去道谢。 袁天罡盯着他看了半天,笑着说:“现在你的相,我可不敢看了。” 两人相视大笑,当年的短命预言早就成了笑话。 其实袁天罡那番话,哪是什么算命,分明是当头棒喝。 马周后来常跟人说,那天要是袁天罡说他能活百岁,他估计还在哪个酒肆里混日子。 有时候人就是这样,得被狠狠敲一下才能清醒过来。 卖?子的老婆婆没读过多少书,却懂得给人机会;唐太宗不拘一格用人才,才让马周这样的寒门学子有了出头之日。 如此看来,命运这东西,一半在天,一半在人。 马周要是没戒酒读书,就算遇到十个唐太宗也没用;要是没赶上贞观年间求贤若渴的好时候,他写的那些建议可能早就石沉大海。 说到底,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话听着俗,可理不糙。 现在想想,我们身边也常有这样的人,抱怨怀才不遇,感叹时运不济,却很少想想自己有没有真本事,愿不愿意沉下心来做事。 马周的故事过去一千多年了,可道理还是那个道理:与其坐着等命运安排,不如站起来自己走。 毕竟路是自己走出来的,不是算出来的。

0 阅读:38
君轩谈历史

君轩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