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业部长布鲁克·罗林斯北京时间11月24日晚接受CNBC采访。 北京时间11月24日晚上,美国农业部长布鲁克·罗林斯坐在CNBC的演播室里,面对主持人抛出的大豆销售问题,脸上的表情有点绷不住了。 当被问到“白宫之前说中国会在1月份之前买1200万吨美国大豆,现在眼看就剩一个多月了,实际才买了33.2万吨,这事儿您怎么看”时,罗林斯顿了顿,只说了句“你的观点非常重要,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话听着客气,明眼人都知道,这是承认了美国大豆对华销售的窘境——离目标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呢。 可能有人没概念,33.2万吨对比1200万吨是个啥比例?算下来才刚过2.7%,连零头都没到。 要知道中国可是美国大豆最主要的买家,去年一年就买了美国126.4亿美元的大豆,占了美国大豆出口总额的一半还多。可谁能想到,从今年5月开始,中国就没再从美国买过一粒大豆,英国《经济学人》翻了美国近30年的官方记录,说这还是头一回出现这种情况。 这事儿最着急的不是罗林斯,是美国的豆农们。 伊利诺伊州的农场主克里斯·古尔德最近愁得睡不着觉,他跟媒体说,中国一直是他们的头号买家,家里一大半大豆都靠卖给中国过日子,可自从美国开始扰乱国际贸易,中国就转头找别人买了。 更让他糟心的是,今年大豆收成还不错,本以为能卖个好价钱,结果不仅没订单,连储存都成了问题。就在10月15号,他们州马丁顿小镇一座混凝土仓库都被积压的大豆压塌了,里面足足有816吨大豆,看着都心疼。 其实从美国农业部6月份的报告就能看出苗头,当时美国大豆库存就达到了10.08亿蒲式耳,比市场预期的还高,同比去年涨了3.9%。随着收获季到来,库存更是越积越多,豆农们的亏损也越来越严重。 《华尔街日报》算过一笔账,今年美国大豆种植户每英亩要亏损差不多100美元,可农机、化肥这些成本还在一个劲地涨,美国农业部估计今年农业生产总支出得4674亿美元,比去年多了120亿。这么一进一出,不少豆农扛不住了,今年上半年美国农场破产数量都涨到202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了。 有人会问,中国不买美国大豆,那国内的需求咋满足?别急,中国早就找好了替代来源,巴西就是最大的接盘侠。 虽然10月份的时候巴西大豆报价比美国高了1美元每蒲式耳,让中国榨油企业一度暂停下单,但架不住人家供应稳定啊。 2024年中国总共进口了1.05亿吨大豆,其中从巴西进口的量占了绝大多数,从美国进口的只有2213万吨,而美国第二大买家墨西哥的采购量还不到600万吨,根本填不上中国留下的空缺。 更让美国豆农闹心的是,美国政府的政策还在帮倒忙。特朗普政府今年春天给中国加征关税,直接把中国买家推给了巴西。后来为了缓解国内消费者的不满,又跟阿根廷签了协议,不仅扩大从阿根廷进口牛肉,还给了阿根廷200亿美元救助。 这波操作可把美国豆农气坏了,他们都知道阿根廷正趁机抢中国市场,美国政府这不是帮着外人抢自己人的生意嘛。美国大豆协会8月份就给特朗普写过公开信,协会主席凯莱布·拉格兰直言,关税和销量锐减已经让农民“几乎没有盈利空间”,可直到现在政策也没调整过来。 除了外部的竞争和政策问题,中国国内的变化也让美国大豆没那么吃香了。农业农村部今年一直在推饲用豆粕减量替代行动,大力推广低蛋白日粮技术,还搞了“以草代料”“秸秆变肉”这些措施。 效果还真挺明显,2024年1到10月,全国饲料里的豆粕用量下降了8%,按工业饲料产量2.55亿吨算,相当于少用了127万吨豆粕,自然对大豆的进口需求也没以前那么迫切了。 而且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1到11月全国大豆进口量9709万吨,比去年还涨了9.4%,说明中国不是不买大豆,只是不再优先买美国的了。 就在大家都觉得美国大豆对华销售彻底没戏的时候,10月29日有消息说中国在本收获季首次从美国买了大豆,这也是9月份进口为零之后的头一单。 当时特朗普还说中方同意在1月份前买1200万吨,未来三年每年买2500万吨,可中国商务部只说双方就扩大农产品贸易达成共识,没提具体数字。现在看来,那笔订单可能就是现在这33.2万吨,离1200万吨的目标还差得远。 美国大豆协会早就看清了形势,他们的政府事务负责人休斯顿直言“没有一个市场能与中国相提并论”。为了挽回中国买家,协会从今年8月就开始游说政府,可直到现在也没看到实质性进展。 眼看1月份越来越近,库存还在不断积压,豆农们的耐心也快耗尽了。有业内人士说,现在美国大豆就算想跟俄罗斯天然气一样打折促销都未必管用,毕竟巴西大豆已经站稳了脚跟,中国又在搞豆粕替代,美国想抢回市场,真不是喊几句口号就能解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