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基层单位84名员工中,女性69人、男性仅15人,近十年考编录取者中男性仅3人,部分部门成"全女娘子军"。这种极端比例失衡,让出差下乡镇等工作陷入"男同志连轴转"的困境,单位领导安排工作左右为难,却又不能在招考中搞性别歧视。 考编中"男生考不过女生"并非偶然。基层考编以笔试+面试为主,侧重文字表达、逻辑分析等能力,女性在这些方面的天然优势更容易转化为分数;而男性在空间思维、动手能力上的特长难以体现。同时,女性更青睐编制岗位的稳定性,男性则更倾向于高薪、有挑战的职业,主动规避考编,加剧了性别倾斜。 破解这一困局,需构建科学的人才选拔体系。优化考编题型,增加实践操作、现场处置等环节,让男性优势得以展现;加强对男性的考编引导,提升基层岗位吸引力;基层单位应摒弃性别刻板印象,按能力分配工作,实现人岗精准匹配。唯有多方协同,才能让性别比例回归均衡,为基层治理注入强劲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