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总统马克龙 将于12月3日至5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此次访问有四个重点: 一是邀请中国参加明年由法国主办的七国集团(G7)峰会; 二是讨论关于欧洲关键矿产供应,尤其是稀土; 三是乌克兰战争,希望中国劝说俄罗斯停战; 四是加沙局势和气候问题。此时此刻,马克龙这一次的行动意义深远。 法国希望借此机会拉近与中国的关系,弥补与中国日益疏远的双边关系。 对于中国而言,接受马克龙的邀请,参加G7峰会,是实现多边外交、展现大国形象、促进经济合作、反对西方单边主义的机会,但如何权衡自身利益与国际形象、同法国领导人相处时的分寸拿捏,将是考验。 稀土作为现代工业的重要战略资源,是中国与法国等欧洲国家继续深化经济合作的推动力。 乌克兰问题上,马克龙提出希望双方能实现“停火的一致”,这需要在考虑各自核心诉求的基础上,进行艰苦磋商,而非轻易“说服”。 在加沙问题和气候问题上,中法两国已有共识,此访或为进一步深化合作奠定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