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出所料 香港新界大埔区住宅楼发生大火后, 第一时间向我国发出慰问的国家还得

亦民放过谁 2025-11-28 10:26:58

果然不出所料 香港新界大埔区住宅楼发生大火后, 第一时间向我国发出慰问的国家还得是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连夜发书面声明,既为遇难者哀悼、心疼家属,更直白表态“与中国人民站在一起”,这份不分彼此的支持,比任何华丽辞藻都戳心。 很多人问,这种并肩感从哪来?不是喊口号喊出来的,是一次次互相托底堆出来的。消息出来那刻,我手机震了一下,是在瓜达尔认识的阿里发来的中文:“你们那边还好吗?”这简短五个字,够用了。 两年前我去走中巴经济走廊的工地,沙尘突起,能见度不到十米。我们车子抛锚,几个中国同事正犯愁,阿里从后车跳下来,先把人围成一圈挡风,又把自己的外套递给最瘦的同事。回营地已经深夜,他把我们逐个送到帐篷门口才走。他说了一句让我记到现在的话:你们平安,我们才有面子。 别说远的,身边也有小例子。小区里有个巴基斯坦留学生,中文不溜,但每次快递堆满门厅,他总能默默帮老人把箱子搬上楼。去年我问他为什么这么热心,他笑着说:你们对我们好,我们也应该做点事。这话简单直接,却最能打动人。 大事上也一样。汶川那年,他们把能找来的帐篷几乎都给了我们;我们这边有天灾,也会第一时间把药品和设备送到他们手里。互相帮忙不是谁欠谁,而是习惯。时间长了,这种信任就成了肌肉记忆,反射一样的。 我更看重的是一种踏实感。不是风平浪静的礼貌,而是关键时刻有人替你扛一下的确定性。很多国家都说友好,真正让人心安的,是有人愿意把事情做完,而不是说完。 当然,友谊不是把对方神化。我们也有分歧,也会碰到难题。正因为有不同,还能坐下来把问题一件件解决,这才显得难得。别把它浪漫化,保持耐心、把合作做细,比什么宣传语都强。 有人可能会问,这样的关系能不能一直稳?我觉得答案在普通人手里。工地上的合影、课堂上的互助、救灾时的一句“我在”,这些都比一条新闻更长久。国家之间的情谊,最后都落在具体的人身上。 今晚我准备给阿里打个视频,问问他最近的洪季情况,也告诉他我们这边的最新进展。他每次都会回一句老话:需要我干什么,尽管说。如果他这次还是这句话,我就把录音放在评论里,让更多人听到这种朴实的力量。 你身边有没有见过类似的小瞬间?也许是一杯热茶,也许是一句提醒。把它们写下来吧。很多时候,真心就是这么被看见的。

0 阅读:4

猜你喜欢

亦民放过谁

亦民放过谁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