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的妻子》
.
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真的幸福吗?本片透过柴可夫斯基的妻子安东尼娜的视角,窥见作曲家鲜为人知的一面,替安东尼娜这个“阁楼上的疯女人”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尖叫。全片弥漫着传统的俄罗斯文化氛围,谢列布伦尼科夫在对抗官方神话的同时,将自己对俄罗斯文化的理解与关怀寄托在全片的时空背景之中。结尾五分钟的梦幻长镜头,完全可以做影视教科书。
.
相比于好莱坞的人物史诗传记,俄国导演更多了几分深沉与悲怆,宛如他们那些名留青史的巨作一样。透过重回19世纪末,观众得以一窥帝国内部压抑的政治与社会氛围如何压迫着每一个作为丈夫财产的女人,以及每一个只准被记得成就,不能拥有任何缺点与丑闻的“伟人”。影片场场精彩,一口气到最后。
.
谢列布连尼科夫塑造了一个非常复杂、坚毅、美好但又无奈身处男权历史中的“典型”俄罗斯女性形象,爱恨一体到最后甚至分不清是爱情女神还是复仇女神。谢列不愧为当代大师,在封闭空间内通过调度来纵横时间,对光线和色调的运用来塑造内蕴和历史感,越到后半段越接近梦境与死亡,以及叙事上突然蹦出来的奇想,都很好地让整部戏呈现出宗教与时代与男性权利三重背景下的压抑。
.
片中好几场戏都直接看掉下巴,最后一镜的长镜头更是从现实转至非现实再回到现实空间,从楼上到楼下,从室内再到室外,调度和编舞的完成度令人咋舌。毫不夸张的说技术上比《1917》还牛,伊纳里图的《诗人》之后看到的最精彩的室内戏调度,是当世最高水平。大女主表演很精彩,一大群裸男真的太给力刺激了😂。
.
男人自私感受不了他人的痛苦,女人疯癫除了自己看不到别人,一厢情愿的纯真和疯魔就在一线之间,而男人对不懂男人的女人是毫无怜爱之心的。世间之悲不过爱而得,所托非人,人生海海,缘何单念此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