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曾是福气的象征?
奇点儿科学
2025-08-12 15:13:17
一提起蝙蝠,如今许多人脑海里浮现的不是吸血鬼,就是传染病。我们现在对蝙蝠的种种“刻板印象”,除了因为科学研究揭示了它们确实可能携带病毒,还和西方文化的影响有很大关系。
你可能想不到,在中国古代,蝙蝠曾是福气的象征!早在两汉时期,“蝙蝠”这个词的发音就已经定型。因为“蝠”与“福”同音,古人就觉得它是“送福”的神兽。
不仅如此,古人还相信,蝙蝠住在山洞里,喝的是山泉水,像隐士一样高洁。有人甚至说蝙蝠能活上千年,最终变成通体雪白的“仙鼠”。而到了明清时期,一种画风独特的吉祥图案流行起来:红色蝙蝠在祥云中飞翔,寓意“洪福齐天”。
可是在西方,蝙蝠的运气就没这么好了。因为蝙蝠昼伏夜出,神出鬼没,所以在许多欧洲人眼中,它成了“黑暗的化身”。后来,蝙蝠甚至和恶魔扯上了关系。大航海时代,欧洲人在美洲发现了真正会吸血的“吸血蝙蝠”,吓得不轻。于是,蝙蝠从“黑暗生物”升级成了“吸血鬼的代言人”。
1897年,爱尔兰作家布拉姆·斯托克写出小说《德古拉》,其中德古拉伯爵就能变成一只蝙蝠,还能吸血,总在夜间出没。这个形象流传广泛,一举让蝙蝠成为西方文化中阴暗、神秘、危险的代名词。
随着文化交流的逐渐深入,蝙蝠也成了我们熟悉的“吸血怪物”,而曾经赐福的“蝠星”形象,反而逐渐被人遗忘了。 科普 蝙蝠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