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一名86岁老人被执行枪决。围观的百姓怒不可遏,纷纷将烂菜叶子和臭鸡蛋砸向他,人们愤怒的骂道:“你怎么今天才死?”这个老人到底做了什么,让人如此愤恨呢? 1951年6月10日,在大连劳动公园后山,解放军战士从军用卡车上押下一位白发苍苍、拄着拐杖的枯瘦老者。 他,是86岁的张本政。 迎接他的,不是怜悯,而是唾骂与烂菜叶、臭鸡蛋。 人群中爆发出雷鸣般的怒吼:“你怎么今天才死?!” 而这声饱含血泪的诘问,却是带着半个多世纪的仇恨嘶吼出的诘问。 1865年,张本政出生在山东文登一个贫苦的渔民之家。 早年经历坎坷,学木匠半途而废,开杂货铺因时局动荡倒闭。 两次失败没有让他堕落,反而将他对财富的渴望逐渐扭曲成通往深渊的捷径。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旅顺沦陷前夜,他在日本间谍高桥藤兵卫的酒馆觅得“良机”。 他知道高桥是日本人,但他却故意想要投靠对方。 当清军浴血奋战时,张本政却将清军布防的核心机密,打包出卖给日军。 旅顺大屠杀,两万多同胞惨遭屠戮,而张本政却在日本特务的宴席间谈笑风生。 他甚至认为,只要出卖更多的情报,那么自己就能”翻身“。 甲午战败的屈辱,让他积攒了第一桶沾满血污的“黑金”。 十年后,日俄战争爆发,张本政再次毫不犹豫地将全部身家押在日本人身上。 他不仅刺探俄军情报,更利用航运能力,为日军运送军火、兵员,成为日军侵略的帮凶。 他甚至亲自出马,为日军带路,引导日本人到达攻克俄军固守的旅顺要塞东鸡冠山。 这样的“忠诚”换来日本主子的丰厚回报,默许他以极低价格吞并俄商遗留的两艘轮船。 这成为他日后构建“商业帝国”的原始资本。 1920年,张本政在烟台创立“政记轮船公司”,初始资本仅4万银元。 然而,因为背后有日本人,所以政记公司迅速膨胀。 至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后,名下轮船已达32艘,总吨位超过5万吨,竟远超当时整个中国海军的总吨位! 这支庞大的船队,被时人私下称为“皇军的移动弹药库”,航线所及皆为日本侵华战争输血送命。 这样的人简直就是走狗! 张本政的“商业帝国”,完全建立在民族苦难之上。 他用出卖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换来的黑钱,在大连、青岛等地广开银行、钱庄,投资油坊,创办“政记铁工厂”,被日本殖民者捧为大连“八大富商”之一。 他身兼多达49项伪职,成为日本控制东北经济命脉的“白手套”和名副其实的“地下皇帝”。 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 此时的张本政,甚至觉得自己就是“日本人”。 为了向主子表忠心,当日军急需将关东军精锐从东北海运至上海参加淞沪会战时,他倾其所有轮船全力运兵,直接左右了淞沪战局,加剧了中国军民的牺牲。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更疯狂“献金助战”,累计捐献飞机40架、日币74万元,并组织家人及同类汉奸大肆捐款。 日本政府投桃报李,多次嘉奖,天皇亲自接见,甚至将他的“忠诚事迹”写入日本教科书。 1943年,因日寇疯狂掠夺,大连爆发惨绝人寰的大饥荒,饿殍遍野。 身为大连首富的张本政,非但不开仓赈济,反而向日本主子献上毒计:“没粮食怕什么?让他们吃橡子面啃树皮不就行了!” 这条丧尽天良的计策被采纳,直接导致数千大连百姓活活饿死。 而张本政本人,则继续在占地1500平米的欧式豪宅中,享受着附有480平米家庙的奢华生活。 1946年清查他的财产时,仅银行存款就折合时币171.5万元,另有土地1050亩、房产1886间。 每一分财富,都浸透着同胞的血泪。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张本政的靠山轰然倒塌。 为求活命,他竟组织“中国人会”武装,并勾结国民党军统特务,妄图洗白身份,甚至图谋叛乱。 阴谋败露后,1946年,人民政府依据《惩处汉奸条例》判处其12年徒刑。 然而,1947年,他以保外就医为名,狡猾潜逃至沈阳、上海、天津等国民党统治区,继续从事反革命活动。 但随着解放战争胜利,国民党溃逃台湾,他再次被抛弃。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他最终被押回大连。 1951年,镇压反革命运动掀起高潮,无数曾被他直接或间接坑害的船工、码头工人、饥荒幸存者及后代,终于等来了清算之日。 公审大会上,铁证如山。 从他书房《论语》匣页中搜出的日本“勋五位瑞宝章”,老会计交出的1938年货运单,更有确凿证据显示,他协助日军杀害抗日志士达117人! 面对如山铁证,他仅辩解“那时候、做生意嘛”,瞬间被群众的怒吼淹没。 1951年6月10日,一声枪响,终结了张本政86岁的生命。 他的覆灭,是历史的必然,是民族的审判,更是对所有背叛者最严厉的警示。 那刑场上“你怎么今天才死”的怒吼,将永远提醒后人勿忘国耻,警钟长鸣。 主要信源:(光明日报——大连地方法院审判汉奸张本政案)
1934年,国民党一高级将领在旷野上残忍枪杀500多个手无寸铁的红军战士,蒋介石
【1评论】【2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