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穿上西装外套,带着一队罕见的“陪访团”——五位欧洲主要领导人,飞往华盛顿准备与美国总统特朗普进行一场关键会晤。 这次行程安排得相当微妙,就在特朗普与普京在阿拉斯加结束三小时会晤仅仅三天后,泽连斯基和德、法、英等国首脑集体登机出发,阵仗之大,颇有些组团上阵、抱团施压的意味。 欧洲这次如此齐心地陪泽连斯基走这一趟,直接原因得追溯到今年二月。当时泽连斯基单独到访白宫,结果场面极其尴尬。 特朗普当着镜头批评他“不尊重美国”,两人争执不下,泽连斯基甚至没吃上饭就被“请”出白宫,连原定的联合记者会都临时取消。 这次惨痛经历让德法英意等国领导人决定集体行动,用“人多势众”来保护乌克兰的谈判空间。而更深层的原因,是欧洲对美俄“私相授受”的强烈担忧。 特朗普和普京在阿拉斯加闭门谈了三小时,议题全围绕乌克兰的未来安排,却完全没让乌克兰或欧洲参与其中。 会后特朗普更公开表态,称乌克兰“不可能拿回克里米亚”,还暗示应接受“领土换和平”的方案。 这一下踩了欧洲的“红线”:乌克兰问题直接关系到欧洲安全架构,若美俄私下谈妥条件,欧洲不仅战略利益受损,未来地缘布局也将陷入被动。 因此马克龙出发前就强调:“关于领土的谈判不能没有乌克兰参与,关于欧洲安全的谈判不能没有欧洲参与”。 然而特朗普显然没打算按欧洲的剧本走。白宫公布的日程安排非常明确:先单独见泽连斯基一个半小时,之后再与欧洲领导人集体会面。 德国《图片报》更披露,特朗普直接拒绝欧洲领导人陪同泽连斯基进入椭圆形办公室,坚持“一对一”对话。这种切割策略,意图很清晰,分而治之,避免被“抱团施压”。 对泽连斯基来说,这次华盛顿之行无异于“生死局”。特朗普近期多次喊话,要求他“必须做决定”,甚至放风称美国可提供“类北约第五条”安全保障,但前提是乌方在领土问题上让步。 这恰恰触动了乌克兰最敏感的神经:宪法明文禁止割让领土,军方和民意也强烈反对妥协。若泽连斯基迫于压力接受,国内政治可能崩盘; 若强硬拒绝,又恐失去美国援助,当前乌军战场形势吃紧,甚至被曝出用缺乏训练的新兵当“诱饵”消耗俄军火力,若无外援,抵抗能力将大幅削弱。 欧洲的“护驾”虽无法改变特朗普的议程,却可能提供关键缓冲,冯德莱恩出发前宣布欧盟正制定第19轮对俄制裁,试图以经济筹码为泽连斯基争取谈判空间。 更重要的是,欧洲试图推动“铁定的安全保障”机制,即由多国共同承诺而非仅依赖美国,这样既对冲了特朗普的反复无常,也为乌克兰留下退路。 这场会晤表面是谈乌克兰和平,实则检验着美欧同盟的韧性,特朗普上台后不断施压欧洲增加军费,还暗示美国可能减少安全承诺,早已动摇互信。 若特朗普在后续会谈中强行推动“美俄主导”方案,欧美裂痕将进一步扩大,甚至加速欧洲战略自主进程——马克龙近期力推欧盟设立“防长”职位,便是征兆。 参考资料:为了避免乌美再度“白宫冲突”?一众欧洲国家领导人陪泽连斯基赴美? 2025-08-17 21:48·鲁中晨报
就在刚刚美国和乌克兰正式宣布了美国和乌克兰总统在白宫会谈称,美国对乌克兰支持
【30评论】【5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