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福建舰这么久还不服役?说白了,是因为福建舰的技术问题,没办法直接服役。航母这东西,从来不是拼速度的活儿。辽宁舰是改装的,山东舰是摸着辽宁舰的路子造的,到了福建舰,直接跳过蒸汽弹射,一步到位上电磁弹射。这步子迈得有多大? 福建舰没服役,真不是慢,是这步棋太险了,福建舰迟迟没服役,根本不是“造得拖沓”,而是咱们一下子踩进了电磁弹射的“高难度领域”,得把电力分配、设备磨合这些坑全填了才敢出海,大国重器可没谁敢赶工期。 总有人说“都下水两年多了,怎么还没动静?”其实你算笔账就知道,这进度已经够快了。 咱们先看辽宁舰,2005年开始改装苏联的旧船壳,光摸清里面的管线、适配国产设备就花了7年,2012年才正式服役;山东舰是首艘国产航母,照着辽宁舰的“模板”造,2013年开工到2019年入列,也用了6年,这俩都是“有样学样”,技术上没太多“硬骨头”。 可福建舰不一样啊,直接跳过了美军用了半个世纪的蒸汽弹射,一步到位上电磁弹射,这相当于别人还在练自行车,咱们直接学骑摩托车,难度能一样吗? 你可能没概念,电磁弹射看着只是“用电推飞机”,其实是个实打实的“电老虎”,之前美军福特号用核动力,理论上能持续供大电吧?结果刚服役那阵儿,电磁弹射弹个七八次就出故障,有时候还会把舰载机的起落架震出问题。 咱们福建舰是常规动力,靠燃油烧锅炉带动发电机,你想啊,弹射一次歼-35这种重型舰载机,得消耗几十兆瓦的电,差不多是一个中等小区一整天的用电量。 要是连续弹个两三次,电力怎么分?总不能为了弹射,把雷达、通信系统的电掐了吧?这可不是“多装电池”能解决的,得有套超级精准的电力管理系统,让弹射、导航、舰载机充电这些“用电大户”互不抢电,这玩意儿没个几百次测试,谁敢保证出海后不掉链子? 而且最近网上流出的福建舰照片里,甲板涂层一直在更新,弹射器轨道上还有测试留下的痕迹,这说明不是没进展,是在“细抠细节”。 比如弹射器,得用不同重量的模拟机反复试,从几吨重的无人机,到三十多吨的空警-600预警机,每种机型需要的弹射力度、加速度都不一样,还得模拟大风、大浪里的甲板晃动,确保弹出去的时候不会偏半米。 还有舰载机和航母的配合,比如歼-35怎么快速挂弹、充电,怎么和航母的指挥系统实时传数据,这些都得在海试里一点点磨,急了容易出乱子。 再说了航母这东西从来不是“造好就能用”,美军的尼米兹级航母,每艘从下水到形成战斗力都要4年以上,福特号更是因为电磁弹射的问题,2017年服役后,直到2022年才敢拉出去实战部署。 人家有几十年的航母经验,还栽过跟头,咱们第一次搞电磁弹射航母,多花点时间把隐患排干净,总比仓促服役后出问题强吧? 所以真不用催,等福建舰真正拉响汽笛入列那天,大家就会懂:这个服役时间不是终点,而是咱们中国海军从“有航母”到“有先进航母”的转折点,往后走向深蓝的步子只会更稳。 对了,你最期待福建舰亮相时,能看到哪种舰载机先上舰?或者你觉得它会先部署在哪个海域?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
中方释放关键信号!预示九三后有大事发生,台海将添一员“虎将”,近日,中国官媒发布
【1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