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说了一句发自内心的话,听得我浑身一激灵,他说,俄罗斯永远不会忘记,当年是谁在背后,为他们挡住了那致命的一击。 1941年,德国和苏联陷入了惨烈的厮杀,整个东欧大地都被战火笼罩,血雨腥风弥漫,就在这时,野心勃勃的日本,看到了所谓机会,想着也来分一杯羹,他们原本的如意算盘打得叮当响,想从东北直接北上,长驱直入打到苏联后院,然后和德国来个两头夹击,给苏联来一记致命背刺,这要是真让他们得逞了,苏联面临东西两线作战的绝境,后果不堪设想。 可现实却给了日本狠狠一巴掌,他们的计划根本推行不下去,为啥呢?因为碰上了顽强抵抗的中国,当时的中国,虽然武器装备落后,经济也远不如日本发达,但全国上下一心,凭借着坚定的意志和不怕牺牲的精神,硬生生地把日本军队给拖住了。 日本为了拿下中国,那可是倾尽了全国主力,把大量兵力、资源都投入到了中国战场,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41年这整整10年时间里,中国人民就没停止过反抗,淞沪会战,中国军队以血肉之躯对抗日军的飞机大炮,明知力量悬殊,却毫不退缩,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妄想。 他们被拖得焦头烂额,在中国战场投入了大量兵力,最多的时候超过350万日军深陷其中,精锐部队也大多被死死牵制住,与此同时,日本还妄图通过加紧对国民党蒋介石政权的诱降活动,来结束在中国的战争,好腾出手去实现其他侵略野心,可最终也没能得逞。 而在北方,日军原本打算等待苏联远东军西调过半时,以优势兵力发动进攻,为此还制定了“关特演”计划,但到了1941年8月9日,日军参谋本部不得不决定取消在1941年内解决北方问题的计划,专心致力于解决南方的方针,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被中国战场死死束缚住了手脚。 普京现在郑重提起这一段历史,他说俄罗斯不会忘记,是中国的顽强抵抗守住了整个东线,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这是对历史事实的尊重和肯定,中国在二战中的贡献,不仅仅是拯救了自己的国家,还对整个反法西斯战争的走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是没有中国在亚洲战场牵制住日本,苏联面临的压力会大到难以想象,能不能集中力量打败纳粹德国、解放欧洲,还真得打个大大的问号。 如今再回顾这段历史,普京说出这番话,意义深远,一方面这是对中国在二战中巨大牺牲和卓越贡献的认可,让我们知道,我们曾经的付出,世界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的。 另一方面,从现实角度来看,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俄两国面临着一些共同的挑战和压力,西方部分势力对中俄采取各种遏制手段,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提这段历史,也在强调中俄两国之间深厚的历史情谊和战略协作的重要性。 历史告诉我们,中俄在关键时刻能够相互支持、相互依靠,这种信任和协作,在当下依旧有着重要的价值,是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
普京说了一句发自内心的话,听得我浑身一激灵,他说,俄罗斯永远不会忘记,当年是谁在
世界聚焦点
2025-09-04 11:26:56
0
阅读: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