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反被聪明误。参加完峰会,领导人们都去北京了,只有莫迪回去了,为了弥补什么,特意发文感谢中国。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莫迪的形单影只显示出其特立独行的一面,也显示出印度未来想要有所作为,并不是那么容易。 其实莫迪这次参会前,印度国内正炒得火热。他五月刚宣布印度首款本土芯片要下线,把东北部打造成半导体基地的计划正处在关键期,国内媒体天天盯着这个"科技自立"的政绩工程。 峰会期间他倒是挺积极,不仅和我们这边达成了新共识,还特意和缅甸领导人谈了边境贸易和防务合作,想借着上合的平台拓展自家在东南亚的影响力。 但峰会一结束,他就立马在社交媒体发文感谢中方,字里行间透着客气,转头就登上了回国的飞机,连后续的集体活动都没参加。 有人说他是急着回去盯芯片工厂的进度,毕竟这事儿关系到他"减少对外依赖"的竞选承诺。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里面藏着印度外交的老毛病,总想两头讨巧。 这次峰会上,中国提出的《未来10年发展战略》和全球治理新倡议,印度全都表了态支持,可真到要深入参与的时候,又怕被绑得太紧,落个"跟在中国后面"的话柄。 要知道上合组织成员国间的贸易额已经占了全球四分之一,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投资合作都在往数字经济、绿色发展这些新领域走,印度要是真想搞产业升级,本可以借着这股势头多搭些桥。 结果呢?莫迪这一走,反而显得自己格格不入。其他领导人去北京接着谈合作的时候,印度媒体已经开始议论纷纷,反对党指责他"只会做表面功夫",连美国那边都不乐意了。 特朗普公开放话,说印度要是不专心搞"印太战略",以后别想从美国拿技术支持。这可真是应了那句"聪明反被聪明误",本来想靠着"不站队"显示自己的大国范儿,结果把两边都得罪了。 上合组织前秘书长说过,这个组织的特点就是"圆桌没有尖角",大家都是在照顾彼此利益的基础上找共识,可印度偏要在这种时候耍小聪明,搞得自己像个局外人。 莫迪那篇感谢文发出来后,印度国内反应挺微妙。 支持他的人说这是"保持战略自主",清醒得很;但更多人在算经济账,上合框架下,吉尔吉斯斯坦的蜂蜜、塔吉克斯坦的水果都能直接卖到中国,印度的药厂本来也有机会借着这个渠道进中亚,现在却因为领导人这急匆匆的行程,让合作机会悬了空。 要知道中国对其他成员国的直接投资已经超过400亿美元,这些钱砸下去修的路、架的桥,最终都是要变成实实在在的贸易通道的,印度放着这么大的市场不去深耕,反而在外交姿态上斤斤计较,实在算不上明智。 说到底,印度想当大国的心思谁都明白,但大国不是靠耍小聪明耍出来的。 这次峰会上,中国和俄罗斯带头推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声明,又敲定了那么多务实合作项目,靠的是实打实的投入和长期主义的眼光。莫迪想在里面分杯羹,又怕担责任,结果把自己搞得左右为难。 与其说他是特立独行,不如说是印度外交困境的缩影,总想着走捷径,最后反而把路越走越窄。毕竟在现在这个世界,谁还看不明白呢?光靠表态撑场面,没有真刀真枪的合作诚意,再精明的算计,最终也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聪明反被聪明误。参加完峰会,领导人们都去北京了,只有莫迪回去了,为了弥补什么,特
渺远的云娱乐说
2025-09-04 13:36:03
0
阅读: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