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嘉峪关01|黄沙莽莽,钢铁之城

品言的旅行日常 2025-09-06 15:24:32
这是关于"丝路"的第3️⃣6️⃣篇笔记,也是河西走廊的第2️⃣1️⃣篇。 纵观河西走廊,要说哪个地方最让人"耳熟能详",恐怕只有嘉峪关能和敦煌相媲美,那是从小学课本就根植的记忆。 翻开地图看看,嘉峪关很"神奇",曾经隶属酒泉管辖的它,因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发现大储量铁矿石而独立成市,小小一方土地宛如从酒泉广袤的黄沙中挖出的一颗金珠。时间再往前拨,明时的选址建关与重修扩建让这里有了字面意义上的"关隘",至于更早的时间,这里只有冷风黄沙,烽燧驿站,以及玄奘西行和马可波罗东渐的一串串脚印。 进一步,是黄沙莽莽;退一步,是钢铁之城。这样的"魔幻现实"似乎只有在嘉峪关看得到,身后巨大的烟囱不断喷发着滚滚白雾,眼前的斜阳在举目沙尘中散射成"西出无故人"(虽然不是这里😂)的离愁别绪,高铁飞驰而过,驶入渺远的嘉峪山——是的,只有淡季,嘉峪关才会有如此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我在河西走廊晃荡了一个多月,选择在嘉峪关稍事休整,除了遍尝各种烧烤外,还会在市场买些食材自己动手,每天自然醒,然后选择一些感兴趣的地方逛逛,如是3天半,所以只写写个人的兴趣点: 👉淡季夕阳下的【嘉峪关城】 注意,一定要满足"淡季"和"夕阳"两个条件,"包关"的VIP待遇将体验感直接拉满!苍莽、荒凉、孤寂、壮阔……把你毕生的形容词都拿出来吧!如果错过淡季,就只剩人从众了 👉在【文殊山石窟】继续探寻"凉州模式" 虽然隶属张掖,但嘉峪关距离更近,因此一并写了,同样是淡季,享受了"包窟"的待遇,和文管员小姐姐一路聊了3个小时,一起坐在山坡上晒太阳,还因此收获了前往未开放的昌马和五个庙石窟的"攻略",实在是意外惊喜!篇幅原因,文殊山石窟会单独写一篇《什么是嘉峪关02》 👉屡逛不腻的两个市场 还是那句话,这种本地市场对于游人来说,爱者恒爱,厌者终厌,我属于前者,各种好吃的烧烤都藏于【富强市场】和【镜铁市场】之中,还能像本地人一样逛一逛买买食材 👉小而丰富的壁画墓 甘肃博著名的"邮驿砖"就出自新城【魏晋壁画墓】,墓群目前只开放一个,魏晋风格一目了然。诸如耕地、养蚕、狩猎、庖厨等写实场面丰富自然——当然还有些未解之谜:注意看那些神秘的圆圈,它们代表什么至今尚无定论。 预告 文殊山石窟篇《什么是嘉峪关0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