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九三阅兵,大伙有什么样的观后感?作为80后,我们这代人虽然没上过战场,但经历了93银河号、96危机、99炸馆、01撞机等众多屈辱时刻,真实感受过美国的强大。那种强大真的让人窒息,有些人到现在都没站起来。 记得99年炸馆时,学校初中部闹着要上街,但学校把大门锁了,校长拿着喇叭勒令大伙回教室,我们高中部被班主任摁在教室里。上英语课时,有位同学把英语课本给撕了,英语老师不动声色说了几句话,大意是:要想打败敌人,就必须了解和学习敌人。 这次阅兵,媳妇去学校陪小闺女看阅兵,我一个人在书房观看,从第一声礼炮响起,到东风-5C震撼压轴,再到8万羽和平鸽飞翔九天,我几度热泪盈眶。想起在那场实力极不对称的正义之战中,我们付出了3500多万人的伤亡,想起南京大屠杀。脑子里闪过毛主席撰写,周总理书写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这场阅兵是对中华民族巨大牺牲的深切缅怀,一面面战旗不是纸上画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死出来的。“杨靖宇支队”“平型关模范连”“刘老庒连”……每一面战旗都承载着抗日英雄的牺牲奉献,镌刻着保家卫国的苦难光辉。 当央视镜头给予“杨靖宇支队”十几秒特写时,很多人哭了。斯诺曾在《西行漫记》中说:“在世界战争史上,没有哪支军队像东北抗联这样,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坚持如此之久。”几乎打得全军覆没,但党和人民没有忘记他们,更没有辜负他们。 “刘老庒连”旗帜上的“庒”字依然多一点,保留着82年前的历史原貌。这一点,既是记忆的坚守,也是对胜利最深沉的诠释。它不仅导航着民族精神的方向,也标注着英雄回家的坐标。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新中国第一次阅兵。当时我们只有17架飞机,为了让场面显得不那么寒碜,周总理让飞机飞两遍。坦克是缴获的日军“功臣号”,山炮靠骡马拖,军装不统一,枪械是“万国牌”。 2025年9月3日,国旗护卫队是唯一没有音乐伴奏的队伍,战士们凭借心跳的节奏,从人民英雄纪念碑迈向国旗杆,历经两次队形变换、四次步伐调整,最终将重达30斤的国旗杆精准无误地挂入旗台卡槽。 此次阅兵,所有受阅武器装备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空中梯队模块化编组,预警机打头、歼击机护航、轰炸机压阵、无人机辅助。 从“飞两遍”到“腾空千里”,从“万国造”到“全部自主”,从“靠人数”到“靠体系”的转变,中国用76年时间完成了国防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当年是三位一体核常兼备,现在最激动人心的是“覆盖全球”! 此次阅兵,集中展示了中国军队在智能化作战方面所迈出的坚实步伐。无人智能领域的无人机与机器狗的出现,是阅兵中的一大亮点。无人机可执行侦察、打击等多种任务,机器狗则能在复杂地形下执行物资运输、巡逻侦察等任务。 水下作战单元的新型潜航装备,是中国海军深海作战能力提升的象征。它们悄无声息地穿梭于深海之中,是守护祖国海疆的“水下长城”。 更令人惊叹的是网电攻防领域的信息支援部队、网络空间部队的亮相,它们可以整合卫星、雷达、电子对抗等多源信息,构建统一战场态势图,为各军种提供实时情报与指挥链路,是维护国家信息主权的重要力量。 从1993年“银河号”事件中被切断GPS信号的被动,到如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覆盖全球,中国用三十年时间完成了从“技术受制”到“技术输出”的逆转。 阅兵结束时的8万羽和平鸽展翅高飞,正如《诗经》所说:“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今天的中国正如凤凰涅槃,振翅高飞,恰好印证了《尚书》古训:“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亲爱的共和国英雄们,这盛世如你们所愿!这次阅兵不仅是一场军事展示,更是一个文明古国走向复兴的庄严宣告。它不是为了炫耀武力,而是为了不再战斗;它不是为了开战,而是为了让对手不敢开战!
世界首富,看完93阅兵后盛赞中国
【3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