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1年,23岁的柳如是,嫁给了59岁的钱谦益。新婚之夜,钱谦益一把搂住柳如是,贴耳低声说:“你真的好美啊!那你爱我什么?”柳如是一脸娇羞,摸着他的脸,柔情地说:“我爱你灰白的头发。” 柳如是人生开局,就是一手烂牌。本名杨爱,从小被卖来卖去,最后进了青楼。这地方,你懂的,就是个大染缸。但柳如是不同,她不是被动地往下沉,而是在泥潭里给自己造了艘船。她读书、写诗、练字,硬是把自己从一个普通的风尘女子,修炼成了名满江南的“秦淮八艳”之一。 她给自己改名叫“柳是”,字“如是”,出自辛弃疾的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她要的是一种平等的、互相欣赏的灵魂交流。 在遇到钱谦益之前,她也谈过恋爱,最刻骨铭心的一段,是跟“云间三子”之一的陈子龙。郎才女貌,天作之合吧?俩人一度好到在松江南楼同居,日子过得跟神仙似的。但现实很快就给了他们一巴掌。陈子龙家里有老婆,而且是个厉害角色。原配带着人打上门来,陈子龙顶不住压力,这段感情就这么散了。 这件事对柳如是刺激极大。她明白了,年轻男人的爱情,再炙热,也往往靠不住。他们有才华,有激情,但没有足够的力量对抗世俗,没有那种能为她遮风挡雨的、实实在在的肩膀。 所以,当她把目光投向钱谦益时,选择的就不仅仅是一个男人,更是一种人生。 钱谦益是谁?当时江南的文坛领袖,东林党的精神魁首。虽然因为政治斗争被罢官在家,但声望和地位在那儿摆着呢。说白了,他就是那个时代文化圈的顶流。 柳如是仰慕他的才华,主动上门,女扮男装,一番纵论天下事,把老钱惊得不行,直呼“天下才女子当以如是为冠”。而钱谦益能给她的,也恰恰是陈子龙给不了的。 他给了她前所未有的尊重。为了娶柳如是,钱谦益顶着巨大的社会压力,办了一场极其隆重的婚礼,用的是娶正妻的礼仪。当时岸上的读书人觉得他丢了士大夫的脸,拿石头瓦片砸他们的婚船。钱谦益呢?面不改色,谈笑自如。这份担当,对一个在风尘中摸爬滚打了半辈子的女人来说,分量太重了。 他还给了她一个精神家园。钱谦益为她专门修了“我闻室”,后来又有了藏书万卷的“绛云楼”。俩人婚后,不是简单的风花雪月,而是正儿八经地一起校勘古籍,谈诗论道。钱谦益称她为“柳儒士”,把她当成一个可以平等对话的学者。 现在,回到新婚之夜那句话:“我爱你灰白的头发。” 这灰白的头发,代表的是什么? 是岁月沉淀下来的见识和底气。这份底气,让他敢于挑战“名教”,迎娶一个风尘女子,并给予她妻子应有的一切尊荣。 是饱经风霜之后的通透和包容。他见过大风大浪,理解柳如是身世的复杂,能欣赏她灵魂深处的美,而不是仅仅迷恋她年轻的肉体。 更是一棵能够让她依靠的大树。柳如是像柳絮一样漂泊了半生,她太需要一个安稳的港湾了。钱谦益的“老”,恰恰意味着稳定和庇护。他不再需要像年轻人一样去拼、去闯,他已经站在那里,成了一座山。 所以,柳如是的这句话,翻译成今天的大白话就是:“我爱的,是你历经世事后依旧能为我对抗世界的那份成熟和力量。我爱的,是你这把年纪还能懂我、敬我、给我一个家的这份踏实。” 这是一种极度清醒的、带有战略眼光的选择。她用自己最美的青春,去交换一个最安稳的后半生。对于一个从没真正掌握过自己命运的女人来说,这种清醒的“算计”,恰恰是她能抓住的、唯一的稻草。 当然,故事要是一直这么岁月静好下去,那就不是传奇了。 很快,历史的惊涛骇浪就拍了过来。清兵入关,南明小朝廷岌岌可危。柳如是劝钱谦益一起投水殉国,以全名节。结果呢?钱谦益在水边摸了摸,说了一句让他被后世嘲笑了几百年的话:“水太凉”。 然后,他就跑去投降了,还当了清朝的礼部侍郎。 这一下,钱谦益人设彻底崩塌。他那代表着见识、底气和担当的“灰白头发”,瞬间成了软弱和苟且的象征。柳如是失望透顶,但她没有离开。 这里,就体现出柳如是这个女人真正伟大的地方。她的爱,不是小女孩那种“你骗我,我就不跟你玩了”的玻璃心。她选择了留下,并且用自己的方式,去“拯救”这个她曾经深爱的男人。 在她的影响和规劝下,钱谦益在清朝当了半年官就辞职回家了。之后,俩人表面上是退隐山林,实际上却在暗中倾尽家财,资助反清复明的义士。柳如是亲自穿针引线,传递情报,成了一名真正的“地下工作者”。钱谦益后来也因为参与反清活动被捕入狱,柳如是抱病四处奔走营救,愿意代夫受死。 康熙三年,83岁的钱谦益去世。钱氏宗族的人马上跳出来,要逼死柳如是,抢夺家产。这个刚强的女人,在为丈夫料理完后事,安顿好一切后,用三尺白绫,从容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她为钱谦益守住了最后的尊严。
当年,多尔衮带着清军进入中原时,他遇到了一个道士。好奇的多尔衮走上前去问道:“大
【6评论】【2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