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特朗普改变台湾称呼,美印太司令发出警示:大陆收台几率瞬间提高300%? 台海这地方,历来就是中美博弈的敏感点,2025年初,特朗普二进白宫,政策风向一变,立马把火点到了台湾问题上。 他在贸易清单里把台湾列为“国家”,直接打破美国几十年的模糊策略,这可不是随口一说,等于在中国的核心利益上蹦跶了一脚。 紧接着,美军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罗跳出来放话,说中国大陆收台的可能性瞬间提高300%,解放军的军事行动已经从例行演习变成“实战预演”。 这局势像是平静海面下暗流涌动,稍不留神就可能掀起巨浪,特朗普这手牌,到底想干啥?是真想硬刚,还是拿台湾当筹码换点别的? 帕帕罗在国会听证会上直言,解放军最近的围台军演规模空前,战机、军舰、海警船齐上阵,封锁、夺岛、甚至直接攻击的战术都演练得门儿清。 尤其“雷霆海峡-2025A”行动,帕帕罗直接说这不是秀肌肉,而是为真打实干做准备,他还抛出个吓人的数字,说一旦台海开打,美国经济可能缩水一成,几十万人会因为经济崩盘陷入绝境。 这话听着夸张,但背后透着美方的焦虑:中国军力今非昔比,航母杀手导弹、第六代战机传闻,哪样不让美军头皮发麻? 帕帕罗还提到,俄罗斯可能掺和进来,中俄联手让美国更吃不消,这番话表面是警告,实际也在给国会要军费的老套路,可不管真假,台海的紧张气氛已经拉满。 特朗普是生意人思维,讲究立竿见影的回报,把台湾叫“国家”,看似给台当局撑腰,实则可能在下一盘更大的棋。 特朗普一直把台湾当对华谈判的筹码,想用这张牌换贸易让步或者其他好处,比如,他多次放风,说台湾得交“保护费”,防务预算得提到GDP的10%,还得把芯片产业往美国挪。 这不新鲜,2016年他刚当选就接了蔡英文的电话,公开质疑一个中国政策,后来被中国强硬回应后又老实认怂。 这次改称呼,估计还是想试探中国底线,顺便逼台湾在军购、投资上出血,问题在于,台湾问题对中国来说是红线,特朗普这种火上浇油的做法,等于把局势往不可控的方向推。 台湾当局这边,赖清德上台后一门心思“倚美谋独”,以为抱紧美国大腿就万事大吉,他推“脱中入北”,加大对美军购,甚至让台积电去美国设厂,摆出一副“全心全意跟美国走”的架势。 可特朗普哪是省油的灯?他眼里,台湾就是个能榨出油水的工具,32%的对台关税一出,岛内经济直接被打懵,出口导向的台湾瞬间压力山大。 民进党还想用“金元外交”讨好美国,结果发现西方政客胃口大得很,钱花了没换来安全感,反而让岛内民怨沸腾。 台北街头抗议声不断,连蓝营的温和派都坐不住,公开批评赖清德把台湾经济架在火上烤。 赖清德忙着政治斗争,搞什么“大罢免”,却忘了老百姓的菜篮子越来越瘪,这种短视做法,等于把台湾往更危险的境地推。 美国过去几十年在台海问题上玩“战略模糊”,既不承认台湾是国家,也不完全放弃支持,靠这种模棱两可维持平衡。 可特朗普这回的操作,像是把模糊往清晰的方向推了一把,他改称台湾为“国家”,加上国会里“挺台”法案层出不穷,摆明想把台湾问题国际化,逼中国在其他领域妥协。 中国这边态度从来没软过,台湾是中国核心利益,容不得半点含糊,外交部也多次重申,一个中国原则是中美关系的基石,任何挑衅都会付出代价。 随着解放军军力快速提升,中国在台海的主动权越来越大,特朗普的冒险策略,可能反倒加速两岸统一的进程。 台湾当局如果继续在“台独”路上狂奔,以为靠美国就能高枕无忧,最终只会让岛内民众为这种贪婪买单。 台海的和平靠的是理性克制,不是谁的嗓门大、动作狠,特朗普这把火点得太猛,烧到最后,可能连自己都得呛着。 信息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中美关税交锋 大陆收台概率增300%?》
[熊猫]特朗普改变台湾称呼,美印太司令发出警示:大陆收台几率瞬间提高300%?
修竹崽史册
2025-09-09 10:42:35
0
阅读: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