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战争,可能已经开始了!第一枪,不是在台湾海峡,而是在海关的贸易数据单上。我们海关总署公布,今年前八个月,中美贸易额,同比,暴跌13.5%。 前几天,中国海关总署刚放出数据,今年头八个月,中美双边贸易总额掉到了2.73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少了13.5%。这数字一出来,就让人觉得不对劲,因为中美贸易战那会儿关税都暂停了,按理说应该缓口气,可市场自己就把贸易量压下去了。这不是什么小事儿,它像是一记闷棍,敲醒了大家对两国经济关系的警觉。想想看,过去几十年,中美贸易一直是全球经济的大动脉,现在这条路眼看着要窄了,背后的推手不是炮火,而是冷冰冰的数字报表。 2018年特朗普上台后,就开始对华加征关税,钢铝产品、消费电子啥的都中枪,后来拜登也没松手,继续维持高关税墙。2025年特朗普二度上任,1月20日刚宣誓,就签了行政令,对中国进口商品额外加10%关税,到4月份直接飙到145%,这还不算之前的老关税。 结果呢,企业们早有准备,美国那边进口商赶紧转单到越南、墨西哥这些地方,中国出口商也调整方向,订单自然就少了。海关数据里,中美贸易占中国外贸总值的比例从去年的10%多降到9.2%,这说明脱钩不是空谈,而是实打实的行动。举个例子,8月份中国对美出口同比就跌了30%,电子产品和机械设备首当其冲,因为美国企业担心供应链断裂,提前囤货或换供应商。 对比之下,中国整体外贸表现还算稳健。前八个月,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29.57万亿元,同比增长3.5%,出口17.61万亿元涨了6.9%,进口11.96万亿元小降1.2%。这增长主要靠新兴市场拉动,对东盟贸易额超4.9万亿元,涨了9.7%,占总值的16.7%;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15.3万亿元,也在稳步上行;甚至对非洲出口增长25.9%,远超其他地区。 为什么这样?因为中国制造业链条完整,产品性价比高,这些国家正好需要基础设施和消费品。海关总署的报告显示,一般贸易进出口18.89万亿元,加工贸易5.34万亿元,都在优化结构,机电产品出口占比超58%,高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这说明,中国外贸不是靠单一市场吃饭,而是多元化布局,抗风险能力强。 对美国来说,这脱钩的代价可不小。过去,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商品供应国,廉价电子、服装、玩具啥的都从这儿来,现在供应链一断,美国消费者先遭殃。通胀压力本来就大,美联储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CPI已经上到3.5%,进口替代品贵了20%-30%,超市里的东西价格标签一换,普通家庭开支直线上升。 制造业那边更麻烦,美国高端产业依赖中国稀土和中间件,前八个月进口量锐减,苹果、特斯拉这些公司生产线卡壳,工人闲置,成本飙升。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的调查显示,今年只有48%的美国企业计划在中国投资,比去年低了32%,这历史新低直接反映出企业信心不足。特朗普的政策本想保护本土产业,可结果是美国经济自己先疼,贸易逆差没缩反扩,5月份就到935亿美元。 经济联系一直是中美关系的缓冲带,现在这缓冲在消退,战略对抗就容易升级。特朗普二任期伊始,就重申“美国优先”,不光关税,还推出口管制和签证限制,试图切断科技链条。4月份中美达成贸易框架协议,暂停部分新关税,但这只是暂缓,CNBC报道说145%的税率随时可能重启。 中国商务部回应说,人为脱钩脱不掉,双边贸易从1979年的25亿美元到2024年的6883亿美元,互补性太强了。可事实是,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GDP增速5.4%,部分靠出口提前,但全年预测降到4.5%,贸易战拖后腿。全球贸易秩序也在晃荡,WTO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贸易增长放缓到2.8%,美中摩擦是主因。 过去的中美关系靠接触融合,现在转向对抗摊牌。特朗普的打压意图没变,一旦美国经济喘口气,更猛的措施准来。中国这边,外贸顺差达7853亿美元,对美顺差13348.7亿元虽降16.4%,但整体韧性足。未来,脱钩会加速,但不会一刀切。中美经贸合作领域广,服务贸易1558亿美元,增长34.7%,这部分没那么易断。关键是,两国得找平衡点,避免滑向全面对抗。毕竟,全球经济依赖打,单边主义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长远看,中美脱钩的结局难定,但趋势是竞争加深。中国会深化与东盟、欧盟合作,RCEP框架下贸易额预计2025年超10万亿元。美国则建小圈子,芯片联盟、印太经济框架啥的,可覆盖面有限。海关数据提醒大家,经济是压舱石,抽掉它,剩下的就是博弈。
中国严正警告台湾,台湾统一不需征求台湾意见! 中国政府终于迈出了这一步。这一
【25评论】【3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