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南京沦陷,工兵营长钮先铭为活命,跑到寺庙当和尚,谁知却引起日军的怀疑

景铄看科技 2025-09-13 10:43:08

1937年,南京沦陷,工兵营长钮先铭为活命,跑到寺庙当和尚,谁知却引起日军的怀疑。关键时刻,营长结结巴巴,凭借两项技能,骗过日军。   1937年12月,南京保卫战进入最惨烈的阶段,钮先铭率部守卫光华门、中山门一带,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但由于中方守军部队战力和兵力供给严重不足,南京城在日军的猛烈攻击下很快失守。   12月12日下午,卫戍司令部发出总撤退命令,南京城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撤退过程惨不忍睹,挹江门作为通向下关江边的主要通道,已经人满为患。   钮先铭的妻兄谢承瑞就是这样在混乱中丧生的,等到钮先铭挤出挹江门,来到长江边时,却发现几乎没有渡江工具可用,原来为了表示“背水一战”的决心,守军长官早已命人撤走了几乎所有的渡江船只。   在绝望中,钮先铭找来几根木头扎成木筏企图渡江,但离岸不久后便掉落水中,挣扎中他抓住一根圆木头,随江漂流,最终到了下游的上元门附近。   精疲力尽的他上岸后,找到了一所小庙永清寺,庙内有三僧两俗,都是年迈之人,起初他们不愿收留这个军人,但钮先铭的温文尔雅最终打动了管事的和尚,老和尚把僧衣借给他穿,为他剃了发,并给了他一个法号“二觉”。   就这样,钮先铭开始了为期近八个月的佛门避难生涯,但这并非真正的出家,而是一种生存策略,他身在寺庙,心却始终系着部队,时刻盼望着回到抗日战场。   日军的搜查很快就来了,一次日军搜查时,带队军官对钮先铭的身份产生了怀疑,汉奸翻译突然开口让他诵段经文出来。   钮先铭虽然自幼随母礼佛,小小年纪便能背诵《心经》,但毕竟已有二十年未碰佛经,他闭目凝神,结结巴巴地开始背诵:“观自在菩萨...”令人意外的是,日军军官竟然抬手打断诵经,刺刀险险擦过僧袍转身离去。   后来因战火波及永清寺,钮先铭转往更有名的鸡鸣寺避难,在这里,他捡到一块青石打磨成印章,刻上“古鸡鸣寺”四字,这方石印意外引起常来巡查的宪兵队军官兴趣,两人渐渐以书法相交。   钮先铭的书法颇受日军赞赏,时常被要求写字留念,附近的伪军汉奸都知道日军常来鸡鸣寺,且里面有个叫钮先铭的和尚颇受日军欢迎,因此不敢轻易来鸡鸣寺捣乱。   1938年8月,在师父守志的帮助下,钮先铭终于找到逃脱的机会,当时伪政府正忙着为聚敛钱财开征契税,守志借口其辖管的鸡鸣寺地契在上海,获得了从南京去上海的通行证。   8月11日,钮先铭在南京下关火车站上车,返回位于上海公共租界的家里,但回到家时,开门的却是陌生男子,邻居告知其妻半年前接到阵亡通知,迫于生计已改嫁在黄浦江汽笛声中,钮先铭烧掉所有俗家照片,乘难民船溯长江抵武汉归队。   钮先铭重返抗战队伍后,继续为民族解放事业贡献力量,先后参与武汉会战、滇西反击。   为僧八个月,日军始终没有认出他来,这是钮先铭最为得意的事,1943年,美国《纽约时报》登载了关于他的专访,才让此事首次公布于世,日军军官、曾任“中国派遣军”副参谋长的今井武夫因自己曾与钮氏在鸡鸣寺邂逅,却未“验明”其真身而“惭愧”不已。   钮先铭于1996年去世。他留下的自传被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收藏,与《拉贝日记》互为印证,成为揭露南京大屠杀的重要史料。 参考资料:《真军官假和尚——钮先铭佛门避难记》

0 阅读:0
景铄看科技

景铄看科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