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地下党王治秋走到院子时,发现他的勤务兵被军统特务抓了,特务指着王治秋,

轩叔观察 2025-09-13 18:20:50

1947年地下党王治秋走到院子时,发现他的勤务兵被军统特务抓了,特务指着王治秋,问勤务兵:“这人是不是你长官?”[无辜笑] 那天下午王治秋像往常一样回到胡同里的小院,刚推开门就看到两个陌生男人坐在屋里,手里拿着枪,他的勤务兵小李被按在椅子上,脸色煞白。 其中一个特务直接问小李:“你认识这个人吗?”枪口对准了王治秋的胸口,这时候如果小李承认认识,王治秋的身份就暴露了,如果否认又会显得很奇怪,毕竟小李天天在这里干活。 小李的声音有些发抖,但说话很坚决:“不认识啊,我就是隔壁介绍来的临时工,打扫卫生洗衣服,挣几个零钱,这位先生我真不知道是谁。” 特务追问:“那你怎么有这里的钥匙?”小李回答:“钥匙是房东给的,说让我每天来收拾房间,房客什么时候回来我也不知道。” 这番话听起来漏洞不少,但小李说得很自然,就像真的只是个打零工的,两个特务对视了一下,检查了房间几个地方,没找到什么可疑物品,最终离开了。 等特务走远小李才告诉王治秋实情,原来他早就知道王治秋的真实身份,入党时间比王治秋还早,组织安排他当勤务兵,就是为了保护王治秋的安全,刚才那种情况下,他想起入党时的誓言,宁可牺牲自己也不能暴露同志。 同一年扬州城里也发生了类似的事,商人郭良知经营着一家布店,生意还算不错,他平时不太参与政治活动,但心里同情共产党的主张。 当地农会干部朱玉和因为组织农民斗争地主,被国民党抓了起来,关在城郊的一个仓库里,朱玉和的妻子找到郭良知,哭着求他想想办法。 郭良知知道这事风险很大,但看着朱玉和的妻子和几个孩子,心里过不去,他打听到朱玉和被关的地方,趁着夜黑风高,悄悄摸到仓库外面。 看守的人不多但都有枪,郭良知等了半夜,趁看守打瞌睡的时候,用事先准备的小刀割断了绑朱玉和的绳子,朱玉和虽然被打得很重,但还能走路,两人摸黑逃出了仓库。 第二天消息传开,武装队的人拿着枪找到郭良知的店里,队长盯着他问:“昨晚你在哪里?”郭良知很镇定:“在店里算账,有几个伙计可以作证。” 武装队搜查了店铺和后院,没找到朱玉和的踪迹,队长警告郭良知:“最好老实做生意,别多管闲事。”说完就走了。 其实那天晚上郭良知确实很害怕,手都在发抖,但他想到朱玉和的几个孩子,如果父亲出了事,这一家人就完了,这种时候总要有人站出来做点什么。 后来朱玉和安全转移到了根据地,郭良知的布店继续正常营业,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件事,郭良知也从来不提。 这两个故事里的人物,小李和郭良知,都是很普通的老百姓,他们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也不是职业革命者,但在关键时刻,他们选择了相信自己的判断,承担了本可以避开的危险。 小李只是个勤务兵,却在生死关头用机智保护了同志,郭良知只是个商人,却冒着全家老小的安危去救一个农会干部,他们的选择看起来简单,实际上需要很大的勇气。 这些普通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历史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和具体的选择构成的,每个人的选择虽然微小,但汇聚起来就能改变世界。 网友们敬佩不已: “这个故事看得人血压飙升,太紧张了!那个勤务兵真是机灵,急中生智,一句话救了两个人,这才是真正的无名英雄。” “郭良知人如其名,在那个年代,一个普通小业主能做出这种事,需要莫大的勇气,佩服!” “历史就是由无数个这样不知名的小人物推动的,他们可能一辈子就勇敢了那么一次,但足以改变历史的走向。致敬!” 在生死考验面前,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也能爆发出巨大的勇气。您还知道哪些历史上“小人物改变大局面”的真实故事? 官方信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0 阅读:70

猜你喜欢

轩叔观察

轩叔观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