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海南岛一名16岁少女被日军抓获。当鬼子要脱她裤子时,她死死抓住腰带不放。日本兵竟拔刀威胁砍手,女孩受惊松手,衣服被瞬间扒光。 信源:光明网2022-08-14《从20多万到不足20位!她们的伤痛,不容忘却!》 您见过一把磨得发亮的镰刀吗?90岁的林爱兰床边总摆着它,刀刃上的缺口像道旧伤疤,可握刀的手早就抖得握不住了。 这是她当年从日军手里抢下的家伙什儿,藏了大半辈子,临终前还攥着刀柄不肯放。 1925年,林爱兰出生在海南岛临高县松梅村。父亲是村里有名的赤脚医生,药篓子常年挂在扁担上,走村串户给人把脉熬药。 她打小蹲在药碾子边看父亲捣草药,14岁就能认百八十种草药,研磨外伤药的本事比村里老药工还利索。 谁也没想到,这个扎着麻花辫的姑娘,会在15岁那年扛起土枪,成为让日军头疼的"带刺木棉花"。 1939年2月10日,日本兵的军舰开进海南岛。炮声一响,村里的牛棚被烧了,米缸被砸了,连晒在竹匾上的花生都被抢个精光。 林爱兰蹲在村口,看着浓烟里跑出来的乡亲们,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她转身冲回家,把父亲给的草药包往背上一甩:"爹,我要参军!"父亲摸了摸她的头:"女娃子上战场?" 她急得跺脚:"我能熬药能包扎,给伤员换绷带也是打仗!"就这么着,她成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独立队里最年轻的队员。 别看她年纪小,本事可不小。跟着队伍转战三个月,她用草药给伤员止血、敷肿,还跟着老战士学打枪。 1941年的一天,林爱兰和几个女战友去村里收粮食。路过一片甘蔗地时,突然窜出十多个日本兵。 枪栓一拉,她们就被团团围住了。一个戴眼镜的日本军官盯着她看了半天,用生硬的中国话喊:"花姑娘的,跟我回据点,给你米吃。" 她呸了一口,唾沫星子溅在对方脸上:"呸!你们这些强盗,连鸡都不如!"这话可捅了马蜂窝。 日本兵把她按在地上,枪托砸得她后背生疼。更狠的是,他们知道她是游击队员后,直接冲去她家。 母亲被绑在柱子上,嘴里塞着破布,日本兵拿刺刀挑着她的衣裳吼:"说不说?游击队在哪儿?"母亲拼尽力气摇头,日本兵抄起绳子就把她扔进了村口的河。 林爱兰听见母亲的尖叫被河水淹没,当场晕了过去。 等她再醒过来,已经被关在加来据点的慰安所里。木板钉死的窗户漏不进光,屋里一股霉味混着血腥气。 她数了数墙上的抓痕,37道,都是之前被关的姑娘们绝望时挠的。白天她们被赶到河边洗日军军服,手冻得像胡萝卜; 晚上日本兵端着酒闯进来,抓着谁是谁。她死死护着裤腰带,指甲抠进床板缝里:"别碰我!"一个日本兵抽出军刀架在她手腕上:"八嘎!再反抗,砍了你的手!"刀刃寒光一闪,她手一松。 裤子被撕拉一声扯下来,她疼得蜷成虾米。那天晚上,她和另外三个姑娘挤在草堆里,听着外头的脚步声,彼此的身子都在抖。 转机出现在半个月后。一天半夜迷迷糊糊听见墙根有动静。 借着月光,她看见个头发花白的中国老头正用碎砖在墙上凿洞。 凿到拳头大的窟窿时,老头冲她招招手:"丫头,快过来!"原来这老头是被抓来给日军做饭的,攒了俩月劲儿才挖了这个逃生洞。 她连滚带爬钻出去,身后传来日军睡梦中的鼾声。老头塞给她半块红薯:"往南跑,过了河就是游击区。" 她咬着红薯跑,鞋跑丢了,脚底板被碎石扎得全是血,可就是不敢停。直到看见熟悉的椰子树,听见游击队的号声,她才一头栽进队长怀里,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可有些伤,一辈子都好不了。她的右腿被日本兵用刀尖挑断了筋骨,走路得拄拐杖; 身子被糟蹋得不成样子,医生说,这辈子都做不了母亲了。 抗战胜利后,她回了松梅村。村里人见了她都躲着走,怕沾上"慰安妇"的晦气。 她就在村头搭间破屋,领养了个没人要的女娃。女儿问她:"妈,为啥不找个伴儿?"她摸着女儿的头笑:"妈心里装着牺牲的同志,装着被鬼子害了的乡亲,装不下别人喽。" 2015年,90岁的林爱兰走了。她床边的镰刀擦得锃亮,刀把上还留着她手掌的印子。 纪录片《二十二》拍她时,镜头对着她腿上的伤疤,她颤抖着撩起裤腿:"这道疤是日本鬼子给我刻的‘勋章’。" 您知道吗?南京大屠杀那会儿,一个月就有两万多中国妇女被强奸。南京城里有三十多万同胞被屠杀,其中一半是手无寸铁的百姓。 日军连八九岁的娃娃、七十岁的老太太都不放过,好多妇女被糟蹋后再活埋、焚烧。 这不是什么"战乱意外",是日军上层下的命令,第16师团师团长中岛今朝吾在日记里写得明白:"战俘全部消灭,随意处置。" 可这些数字背后,是林爱兰这样的鲜活生命。她攥着镰刀过了一辈子,用残缺的身子撑起一个家,用颤抖的声音告诉后人:"别忘了,咱中国人是打不垮的!"
抗战中,新四军26团300人深入敌阵,忽被1500日军包围。众人劝团长突围,团长
【3评论】【1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