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长最新发言,揭露了美国与中国斗了三年的假面具! 美国财长耶伦这几年的对华表

睡觉的青岛 2025-09-22 15:15:44

美国财长最新发言,揭露了美国与中国斗了三年的假面具! 美国财长耶伦这几年的对华表态越来越耐人寻味,2024 年她第二次访华时反复强调 “不寻求脱钩”,跟三年前那句 “中国是前所未有的对手” 的强硬表态比起来,态度软化了不少。 这背后其实藏着美国这三年来的真实感受,就像一个拳手遇到了完全摸不透的对手,之前的套路全都不好使了。要知道中美两国 2023 年的双边贸易额还维持在 7000 多亿美元,一边喊着竞争一边做着生意,这种拧巴的状态本身就说明问题不简单。 看看美国过去对付苏联的办法就更清楚了。当年苏联号称超级大国,军费占 GDP 的比例高达 15-17%,七成工业产出都砸在了军队上,结果老百姓连像样的消费品都买不到。 美国搞个 “星球大战” 计划就把苏联拖得够呛,因为苏联除了军事之外全是破绽,石油价格一跌经济就跟着崩盘。 但中国完全是另一种路数,2023 年军费开支只占 GDP 的 1.23%,花的钱比苏联少得多,却在多个领域同时发力。这种发展模式让美国想复制对付苏联的经验都找不到着力点,总不能同时在十几个领域开战吧。 军事上美国确实还握着 11 艘核动力航母的优势,但中国的进步速度让他们坐不住了。福建舰用上了电磁弹射技术,这种美国福特级航母都没完全搞定的装备,中国一上来就玩得很溜。 东风 - 17 这类高超音速导弹更是让美国反导系统形同虚设,他们自己测试了好几次类似武器都以失败告终。 更关键的是中国军舰每年增加的吨位,几乎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海军规模,这种持续造血能力是当年苏联都不具备的。美国军费是中国的好几倍,却发现优势并没有拉大,反而在某些领域被追得越来越近。 科技领域的较量更能看出门道。华为手里握着全球 20% 的 5G 专利,不仅没被美国制裁打垮,还跟 vivo、三星这些企业签下了专利交叉许可协议。 美国喊着要在半导体领域卡脖子,结果中国在光伏、新能源汽车这些赛道上反而跑在了前面。大疆无人机在全球市场占了七成份额,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连年增长,这些都不是靠政府补贴堆出来的,而是实打实的市场竞争力。 美国出台的《芯片与科学法案》花了不少钱,却发现中国企业在中低端芯片领域已经实现了替代,高端芯片的研发也在稳步推进。 制造业方面的差距就更明显了,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的 30%,这个数字比美国和日本加起来还多。《财富》世界 500 强里有 142 家中国企业,其中接近四成是制造业企业,华为、宁德时代这些企业在技术上的投入一点都不比美国企业少。 当年苏联靠卖石油换外汇,中国却在搞全产业链布局,从袜子到卫星都能造,这种工业体系的完整性让美国想搞技术封锁都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美国自己都承认,超市里的日用品、新能源领域的关键设备,离了中国供应链还真不好办。 贸易领域的布局更能体现中国的 “六边形” 特质。2023 年中国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贸易额达到 19.47 万亿元,占外贸总值的 46.6%。中欧班列开了 1.7 万列,中老铁路让东南亚的水果三天就能运到昆明。 美国搞 “友岸外包” 想把供应链从中国移走,结果中国对东盟的中间品贸易额反而达到 4.13 万亿元,说明产业链不但没转移,反而在区域内扎得更深了。RCEP 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增长 5.3%,这些都不是美国能阻止的,因为做生意讲究互利共赢,不是靠行政命令就能改变的。 经济上的韧性更让美国头疼,中国 GDP 已经达到美国的 70% 以上,而且还在稳步增长。美国加征关税想减少逆差,结果 2023 年美中贸易逆差依然不小,说明美国市场根本离不开中国商品。 耶伦自己都承认,以前觉得进口便宜商品是好事,现在却改口说自由贸易有弊端,这种前后矛盾的说法,其实是因为美国找不到既能打压中国又不伤害自己的办法。 中国手里握着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又是最大的制造业国家,这种双重身份让美国的施压手段处处受限。 美国这三年试了不少招数,贸易战、科技战、外交围堵轮番上阵,结果发现中国这个对手跟苏联完全不同。苏联是一根筋猛练肌肉,中国却是均衡发展的 “六边形战士”。 军事上能自主研发先进装备,科技上有领先的 5G 和新能源技术,制造业体系完整,贸易网络遍布全球,经济韧性十足,国际影响力也在稳步提升。 这种全面发展的模式让美国想找到破绽都难,打贸易战中国有庞大的内需市场缓冲,搞科技封锁中国就自己搞研发突破,军事施压中国就稳步提升国防实力。

0 阅读:417

猜你喜欢

睡觉的青岛

睡觉的青岛

自有星光璀璨,不惧夜色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