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谈判后,中国还是一单不下,特朗普收到警告,不能再糊弄下去 美国人没想到,这次中国是真的没下单。谈完了、握手了、合影了,可等来的不是大豆订单,而是沉默。特朗普想靠一张嘴糊弄过去?这回,中国不信了。 2025年的大豆收成,被美国农业部称作“近十年最丰盈的一季”。可这个丰收季,却像个没人接的电话。 往年这个时候,中国的采购团队早已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上演抢购大戏,可现在,仓库满了、港口停了、价格跌了,人却没影。 美国西北太平洋沿岸的出口粮库,如今像是被抽走了魂。 芝加哥期货市场上的大豆价格,直线滑落,破了2020年以来的底线。豆农眼睁睁看着大豆堆成山,却连运出去的卡车都没来几辆。 原因并不复杂。时间回到2025年4月,特朗普政府像是着了魔,对所有中国商品追加了高达145%的关税。 中国没有多说一句话,直接掐断了对美大豆的进口订单。接着,转头就把订单甩给了巴西和阿根廷。 巴西那边笑了,美国这边急了。四轮谈判,两次通话,特朗普团队以为把关税砍一半,中国就会感动得泪流满面,赶紧下单。 美国豆农撑不住了。凯莱布·拉格兰德,这位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在9月20日那天,公开发了一封信给特朗普。 他说得很直白:“我们正在滑向财务和贸易的悬崖。”种子、化肥、设备哪样不涨价?可大豆卖不出去,全都赔本。特朗普上次打贸易战时留下的伤疤还没好,现在又来了? 这封信背后,是整个农业带的怒火。特朗普的铁票仓,正一点一点松动。54%的农民说,不支持再用关税当谈判工具。这个数字,不是民调,是警告。 可特朗普听得进去吗?谈判桌上,他说得好听,愿意取消91%的加征关税,暂停24%的“对等税”,保留10%的基准税率。 可当谈判结束,记者问,美国大豆能恢复对华出口吗?白宫发言人愣是没给出正面答复。 中国这边也没闲着。采购团队在巴西签了长期合同,阿根廷的港口也在加班发货。 中方的态度很清楚:你可以玩关税霸权,我们也可以用市场选择回击。 那10%的基准税率,就像个钉子,钉在心里。中国不会再因为暂时的让步就掉以轻心。 四轮谈判,两次通话,如果换不来真正的尊重和诚意,那就一单不下。特朗普的“交易艺术”这次不灵了。 美国农业部试图淡化影响,说这是“短期波动”,可豆农自己最清楚,仓库里堆着的豆子,不会说谎。 大豆腐烂了不心疼?拖拉机停了不心疼?农民的担忧,不是数字,而是饭碗。 特朗普以为,在大选前搞几次谈判,营造点“缓和氛围”,就能稳住农业票仓。 可现在的农民不会再被忽悠。他们要的不是照片和讲话稿,而是真正的订单和收入。否则,2027年破产潮就不再是预言,而是现实。 还有人说,中国是不是太强硬了。可看看巴西大豆出口的增长率,再看看阿根廷对华贸易的激增,谁都清楚,中国不是没选择,而是不再选择你。 这不是一场简单的贸易谈判,而是一场博弈的分水岭。中国在告诉世界:合作可以,但不能被讹诈。 你拿145%的关税当筹码,我们就拿市场当回应。你退一步,我们才考虑进一步。 特朗普政府低估了中方的战略耐性。他们以为中国会因为农产品短缺而回头买单,可现实是,中国的供应链早已多元化。 从非洲到南美,从东南亚到中东,中国早就不是那个只能靠美国粮仓的国家。 中方的这一“冷处理”方式,其实是一种极具战略性的回应。它不像过去那样在谈判桌上拍桌子,而是在实际行动中表达态度。谈完没下单,本身就是最有力的信号。 美国媒体也开始松口了。《纽约时报》在9月22日的社论中写道:“特朗普政府应重新评估其对华策略,否则可能在国内经济和国际信誉上双输。” 特朗普现在最怕的,是农业危机向产业链扩散。种子公司、化肥供应商、农机制造商,哪个不跟着大豆价格一起走下坡路?一场大豆风暴,可能引发整个中西部的经济滑坡。 而这,正是中国要传达的信息:不是不合作,而是不接受敷衍。谈判不能只是作秀,更不能只是拖延。如果美方还想靠嘴皮子换订单,那只能说,这一次,中国看穿了。
中美谈判后,中国还是一单不下,特朗普收到警告,不能再糊弄下去 美国人没想到,这次
地缘历史
2025-09-24 11:45:26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