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入伍不到三个月的肖德兵,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仅一次战斗,上午入团,下午

轩叔观察 2025-09-24 13:24:33

1979年入伍不到三个月的肖德兵,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仅一次战斗,上午入团,下午入党,并且荣立个人“一等功”!他凭什么?[无辜笑] 2005年春季湖北嘉鱼县武装部内,时任副部长的肖德兵正在整理办公室,准备转业,墙上悬挂的各类证书和奖章中,有两张格外引人注目,一张是入团证明,时间为1979年2月28日上午11时30分;另一张是入党证明,时间标注为同日下午3时15分。 短短几小时内,从普通青年到团员、再到党员,这样的经历在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屈指可数,不少前来办事的老兵都会驻足凝视,忍不住问道:“肖部长,这一天之内入团又入党,到底经历了什么?” 肖德兵总是淡然回应:“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只是一场该打的仗。” 1979年2月南部边境形势日趋紧张,越南军队频繁越界挑衅,袭扰我边境居民,边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中央军委下达南下作战命令时,肖德兵刚入伍不到三个月,还是一名正在训练投弹的新兵。 得知即将奔赴前线,这个19岁的湖北小伙子斗志昂扬,多次向连队请战,起初连队领导考虑他训练时间短、实战经验不足,打算安排他留守后方。 但他态度坚决,天天缠着排长申请,最终说服了领导,被允许随队参战,为保证他的安全,连队特地指派身经百战的班长李建国负责带他,并严肃交代:“这个新兵如果出了事,你要负全责!” 2月28日凌晨4点,薄雾笼罩中的650高地一片寂静,此前一夜他所在的突击排趁着夜色掩护,成功偷袭越军阵地,夺取了由敌军一个加强连驻守的山头据点。 天刚蒙蒙亮,越军就组织了第一波反扑,炮弹密集落下,弹片呼啸而过,泥土碎石漫天飞舞,对方集结了超过200人的兵力,配备82毫米迫击炮和重机枪;而我军突击排仅有45人,武器装备相对简陋。 按照步兵作战手册,要攻克这样的坚固阵地,通常需要三倍以上兵力优势,但此时后续部队还在路上,45个人必须独自面对敌军的疯狂反扑。 上午战斗进入最激烈阶段,班长李建国在一次炮击中被弹片击中大腿,鲜血直流,他二话不说,将班长的机枪弹药全部背到自己身上,总重量超过30公斤。 李建国抓住他的胳膊说:“小肖,保命要紧,别硬撑!”他却头也不回地端着机枪冲向最前沿的战壕,激战持续到上午,排长牺牲了,副班长也倒在了阵地上,连队伤亡人数不断攀升。 此时他已经连续作战4个小时,衣服被汗水和血水浸透,但他操作着从牺牲战友手中接过的轻机枪,持续向山坡下的越军扫射,有效压制了对方的冲锋,指导员趴在战壕里,冒着枪林弹雨大声询问:“小肖,你是团员吗?” “报告指导员,还不是!”他一边更换弹夹一边回答。指导员当场宣布:“我代表连队批准你火线入团!”这一刻是上午11时30分。 下午1点越军发起第二轮更猛烈的进攻,120毫米重型迫击炮轰鸣不止,整个山头都在颤抖,指导员的左臂被炮弹片划伤,但他仍然坚持在前线指挥作战。 他这时已经换过三支枪了——第一支步枪被弹片击中枪管变形,第二支冲锋枪因为连续射击过热卡壳,现在手里拿的是从牺牲战友身边捡来的56式冲锋枪,弹药消耗巨大,他身上的子弹袋几乎见底。 下午2点多一名越军士兵突然从侧翼摸到距离他不足5米的位置,端着枪正准备射击,他发现时已经来不及瞄准开火,情急之下拉掉手榴弹的保险销,用力投向对方,爆炸声中,这名越军应声倒地。 满脸血迹和硝烟的他继续坚守在战位上,下午3点指导员再次爬过来询问他的身份,得知他已经入团后,当即通过步话机向团部请示,很快得到批复:批准他火线入党,时间定格在下午3时15分。 战斗持续到黄昏时分,越军在付出惨重代价后终于停止进攻,开始向后撤退,他所在的45人突击排,最终只有17人能够站立着回到集结地。 次日上午打扫战场时,战友们在他防守的那段战壕前发现了11具越军尸体,其中最近的一具离战壕边缘不足两米,从弹壳和血迹分布看,这个19岁的新兵在最危险的位置坚持战斗了近10个小时。 一天之内从新兵到团员再到党员,肖德兵用自己的表现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在生死关头的坚持不退,26年后当他脱下军装准备转业时,那两张泛黄的证明依然是他最珍贵的纪念。 网友们敬佩不已: “同一天入团入党还立一等功,这不是神剧剧情,是真英雄!向肖老班长致敬!” “看了真心酸,一个排45个人,最后只剩17个……他们用命守住了阵地,我们真的不能忘记这些牺牲的老兵。” “入伍83天的新兵啊,现在很多新兵连枪还没摸熟呢,人在极端环境下的成长速度,真的无法想象。” “指导员负伤不下火线,现场发展党员,这才是党组织在战时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看得热血沸腾。” “证明了一件事,英雄不论兵龄长短,关键时刻敢扛枪、能拼命,就是好兵!” 看完肖德兵老班长一天内入团、入党、立一等功的事迹,你有什么想说的,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真实的战斗英雄故事? 官方信源: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政治工作部

0 阅读:83

猜你喜欢

轩叔观察

轩叔观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