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成了中美关系里解不开的死结,中国如果不放开稀土出口,美国就能随时推翻任何之前签的协议,不断给中国找麻烦;可如果彻底开放稀土配额,美国拿到这些关键材料后,增强军备,再回头限制中国,局面也不会更好。 这两难局面早有苗头。中国从 2006 年就开始调整稀土出口配额,到 2025 年干脆对铽、镝等 7 种重稀土实施严格管制,这可不是故意卡脖子,毕竟工业和信息化部每年的配额都是跟着资源储量、环保要求算出来的,总不能为了出口把自家家底掏干净。 可美国不这么想,早年就联合日本把中国告到 WTO,后来又借着贸易谈判施压,日内瓦那回谈关税时笑得像回事,转头就卡 AI 芯片,这操作说白了就是想空手套白狼 ,用点关税甜头换中国敞开稀土闸门,等拿到材料转头就强化军备反制,算盘打得隔着太平洋都能听见响。 美国嘴上喊着要摆脱依赖,实际干的都是些急功近利的糊涂事。先是拉着澳、日、印搞 “矿产安全伙伴关系”,在巴西投钱开矿,可巴西稀土开采加工成本是中国的三倍,2024 年刚投产的矿连军工级纯度都达不到,最后还得偷偷运到中国精炼,上演一出 “出口转内销” 的闹剧。 本土重建产能更像是笑话,加州那座重启的帕斯山稀土矿,靠国防部 1.5 亿美元贷款才勉强开工,一年产量连美国需求的零头都不够,五角大楼还得掏 110 美元 / 公斤的保底价兜底,比市场价贵一倍,把特斯拉电机成本都抬升了 2000 美元。 更荒唐的是想靠走私补缺口,短短四个月就有 3834 吨稀土伪装成 “瓷砖胶”“饮料原料” 转运美国,结果被中国用稀土指纹技术精准锁定,连人带货一窝端,案值直接干到 5 亿。 中国要是真放开配额,后果更难收场。美国军工企业早就等着这口粮,雷神公司的钐钴磁体库存只剩 5 个月,一旦稀土管够,F-35 生产线能立马开足马力,“弗吉尼亚” 级核潜艇一艘就要用 4 吨稀土,这些装备造出来最终指向谁,明眼人都清楚。 而且美国可不是拿了好处就收手的主,之前拿了中国稀土造芯片,转头就出台禁令卡中国 AI 产业的脖子,要是彻底放开,指不定哪天就会以 “稀土安全” 为由,联合盟友反过来限制中国获取高端技术,到时候中国既丢了资源筹码,又没拿到技术保障,等于两头吃亏。 更关键的是,中国的稀土优势根本不是短期能被替代的。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挖走中国工程师,花了好几年也才搞出 1500 吨产能,产品纯度还达不到军工标准;美国 DARPA 砸 30 亿美元研发无稀土永磁体,结果磁能积只有中国产品的 1/3,还容易退磁。 就算美国喊着 2035 年实现全自供,专家早算过账,至少得砸千亿美元再等十年,可这十年里中国的技术壁垒只会越筑越高,2025 年刚出台的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办法,把产能管控得更严,等于直接锁死了短期扩大出口的可能。 日内瓦谈判桌上的笑脸消失得快,本质就是美国没算明白:中国早就不是能随便拿捏的角色,稀土配额既不是用来讨好的糖,也不是能被抢走的菜。 美国想靠耍手段占便宜,一边要稀土保产能,一边卡芯片压技术,这种既要又要的心态,只会让这死结越缠越紧。 中国既不能把稀土当武器乱挥,毕竟要守着 “可持续发展” 的底线,也不能当冤大头敞开供应,毕竟谁也不想养肥了对手再挨拳头,这局博弈说白了就是比谁更能沉住气,比谁的产业链根基更扎实。
自从中国掌控稀土命脉后,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近年来许多国家发现巨量稀土资源,就连一
【3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