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又闹笑话了,他们拿阵风和歼-35A进行了对比,印度认为阵风的作战半径是180

当永安 2025-09-28 12:45:33

印度又闹笑话了,他们拿阵风和歼-35A进行了对比,印度认为阵风的作战半径是1800公里,歼-35的作战半径是1500公里,所以阵风更胜一筹。但是他们没有明白的是,如果这两款飞机相遇的话,没等阵风看见歼-35,阵风就已经被击落了,并且还说歼-35没有实战经验,阵风有实战经验,但是全世界都知道阵风有被击落的经验。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咱们先得把所谓的“作战半径”问题拆开说。作战半径,确实是衡量飞机作战能力的一个指标,但它只是冰山一角,不是全部。 阵风号称1800公里,歼-35A只有1500公里,看起来阵风似乎占了便宜。但印度媒体完全忽略了一个核心问题,代际差距。 阵风是四代半机,歼-35是标准的五代机,这意味着歼-35的设计本身就比阵风新几代,无论是雷达隐身、电子战能力,还是数据链和信息化作战体系,歼-35都占据绝对优势。 半径差了300公里,看起来像个数字游戏,实际上,在真正的现代空战中,谁能先发现对方、谁能先锁定、谁能先打出超视距导弹,才是胜负的关键。 再说“实战经验”。印度人特别爱拿这个说事儿,觉得阵风有实战经验就能打败歼-35,没有实战经验就弱了一大截。 问题是,阵风的实战经验,放在整个现代空战环境下,说实话也就是“挨打”的经验。过去几年,阵风参与的作战行动中,确实有过击落敌机的案例,但同样也被击落过,这一点全世界都知道。 你不能单凭几个零散战绩就判断一款飞机能在未来空战中占绝对优势。更何况,现代航母战斗群、隐身战机、远程探测和网络化作战,已经不是单纯靠飞行员技巧能解决的事情。 歼-35的设计目标就是航母作战体系下的主力第五代舰载机,这意味着它可以在远离敌人视觉范围的情况下先发制人,把阵风按在雷达上消灭。 再看看作战环境。印度媒体似乎只看数字,不看实际情况。他们假设两个飞机相遇,是在一个公平、光天化日下的“空中对决”,结果阵风就能胜出。 现实中呢?现代航母和第五代战机作战体系,可不是比半径能比出来的。歼-35拥有隐身能力,雷达和电子战系统能干扰甚至瘫痪对手的探测。超视距导弹让你根本不用靠近,就能把对手干掉。 换句话说,如果歼-35和阵风真的在战场上遇到,阵风可能连歼-35的影子都看不清楚,就已经被锁定在射程内。 印度媒体完全没算这一块,显然是把现代空战的核心理解成了简单的距离竞赛,这就很尴尬。 还有航母作战的因素。歼-35是为中国航母量身打造的舰载机,和航母舰载作战体系配合,战斗力被放大很多。 阵风虽然也能航母起降,但欧洲设计的航母战斗理念和现代海战体系,本身和中国海军的模式不一样,实战效率无法直接比肩。 航母上的作战能力,绝对不是单靠“半径大”就能说明问题的,指挥、协同、数据链、预警机配合,这些才是战斗力的加成。 此外,印度媒体的分析还流露出一种思维误区,他们总喜欢用局部指标来论证整体实力。这次的“作战半径对比+实战经验”,完全忽略了现代空战的综合能力。 其实,现在空战已经不是70年代、80年代的拼速度、拼射程了,而是信息化作战、超视距打击、隐身技术、电子干扰和网络化指挥能力的综合比拼。歼-35的优势就在于它的新一代设计理念和航母作战体系,而不是单纯的数字。 印度媒体这次的结论可以用三个词概括:滑稽、片面、误导。他们拿阵风的半径和“实战经验”去对比歼-35,完全没考虑代际差距、隐身能力、超视距作战和航母战斗体系。 数字能说明问题,但绝不能替代全局思考。换句话说,把现代空战压缩成几个数字来比拼,就像拿算盘去衡量高铁和飞机哪个快,完全不在一个维度。 最终,歼-35凭借五代机设计、航母作战体系和现代空战理念,远超阵风的整体作战潜力。这不仅是飞机性能的胜利,更是中国舰载战斗力体系建设的体现。 印度媒体在这里闹的笑话,倒是再次提醒了我们:别光看表面数字,现代战场比你想象的复杂得多。 换句话说,如果两者真的相遇,阵风可能连歼-35的影子都没看到,就已经被锁定干掉了。半径差300公里?没用。实战经验?历史可以有,但现代战争靠的是能力的叠加和体系的完整。 歼-35的出现,再次证明,现代空战的核心不是你飞得远,而是谁先看见谁、谁先打出去、谁先掌控信息。印度媒体的自嗨,只能成为茶余饭后的笑料,而现实战场上,胜负早已定型。

0 阅读:1
当永安

当永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