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是要对台湾下黑手了!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出来放话了!9月25日,美国财长贝森特

凡之谈世界 2025-09-29 10:05:22

果然是要对台湾下黑手了!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出来放话了!9月25日,美国财长贝森特表示,美国正在尽最大努力确保美国或其他亲密盟友的半导体安全供应,并降低台湾近乎完全主导该市场的风险。贝森特指出,全球经济最大的败笔在于,高性能芯片有99%都是在台湾生产的。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这番话,表面说的是 “降低供应链风险”,实际上就是打着安全的幌子,要把台湾的半导体产业当成自己的 “提款机” 和战略棋子,本质上是在掏空台湾的核心竞争力。 先不说他嘴里 “99% 高性能芯片在台湾生产” 这个数据水分多大,真实情况是台湾确实握着全球高端芯片制造的关键环节,但这从来不是台湾单独的功劳,更不是美国能随意摆布的 “私产”。 台湾的半导体能走到今天,是几十年积累和全球产业链协作的结果。早在上世纪 70 年代,台湾就把电子产业当成重点来抓,派工程师去美国学习技术,建示范工厂打基础,1980 年新竹科学园区成立后,更是聚集了七百多家半导体企业,现在这里一年产值就有 2700 亿人民币,占了台湾半导体总产值的一半多。 台积电作为龙头,2024 年在全球帮别人造芯片的市场里占了 58% 的份额,尤其是 3 纳米、2 纳米这些最先进的制程,几乎没对手,2025 年下半年已经开始量产 2 纳米芯片了。 但台积电能造出这些高端芯片,离不开荷兰 ASML 的光刻机、美国应用材料的制造设备,还有日本的特种材料,这些都是全球产业链拧成一股绳的结果,不是台湾自己能闭门造出来的。 贝森特说这是 “全球经济最大的败笔”,纯属颠倒黑白。真正的败笔,是美国为了自己的霸权,非要把好好的全球供应链拆得七零八落。 美国从 2022 年就通过了《芯片与科学法案》,砸了几千亿美元要把芯片产能拉回本土,说白了就是想把制造环节攥在自己手里。 台积电被逼着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投了 1650 亿美元建厂,原本计划 2025 年量产的工厂提前到 2024 年底就开产了,生产 4 纳米芯片供应苹果、英伟达这些美国企业。 三星也跟着凑热闹,在得克萨斯州建工厂,还拿了德州政府 2.5 亿美元补贴,要帮特斯拉造 AI 芯片。 但这些工厂看着热闹,根本离不了台湾的技术和人才支撑,台积电美国工厂的工程师大多还是从台湾派过去的,三星的 2 纳米制程良率才刚到 30%,想替代台湾的产能纯属空想。 美国口口声声说 “降低风险”,其实是在制造更大的风险。台湾半导体产业早就和全球经济绑在了一起,新竹、南部、中部三大科学园里,1200 多家企业形成了从设计、制造到封测的完整链条,日月光的封测产能全球第一,联发科的芯片设计能直接对接台积电的制造,这些环节环环相扣。 现在美国逼着台积电把产能、研发中心都搬到美国,还要和英特尔搞合资公司,本质上就是在挖台湾的根。 台湾学者早就警告过,台积电要是真的把核心产能移走,台湾的经济命脉就空了,要知道半导体占了台湾出口的很大一块,多少人的工作都靠这个产业撑着。 更虚伪的是,美国一边喊着 “保障安全”,一边用关税大棒逼台湾企业就范。今年初美国就放话,要对进口半导体征 100% 关税,后来甚至威胁涨到 300%,但只要企业去美国建厂就能免税。 这明摆着就是强买强卖,民进党当局不仅不反抗,还跟着喊 “布局全球”,其实就是把台湾的核心产业当成了讨好美国的筹码。 岛内网友看得很清楚,贝森特的话披着安全的外衣,实际就是要把台湾的技术和产能搬到美国去,最后受伤的还是台湾自己。 美国想打造 “去台湾化” 的供应链,根本不现实。台积电美国工厂虽然 2025 年上半年赚了 10 亿多人民币,但全靠政府补贴和大客户订单撑着,成本比台湾本土高得多。 而且全球芯片产业的生态在台湾已经扎根几十年了,ASML 的最新光刻机先给台积电用,应用材料的设备直接在台南设厂配套,美光、SK 海力士的封装技术也得靠台湾的工厂提升良率,这些不是在美国建几个厂房就能复制的。 现在美国硬要把产业链拆开,只会让芯片成本越来越高,最后不管是手机、汽车还是医疗设备,涨价的负担都得老百姓扛着,这才是真的危害全球经济。 说到底,贝森特的这番话,暴露的是美国的霸权私心。他们怕台湾的半导体产业和大陆有更多联动,更怕自己失去对高端制造的控制,所以才急着把产能往自己身边挪。 但台湾从来不是美国的 “资产”,半导体产业也不是可以随意分割的蛋糕。全球供应链的韧性在于协作,不是霸权主导的 “阵营化”。 美国非要逆势而为,不仅掏不空台湾,最后只会让自己陷入产能不足、成本高企的困境,还会让全世界看清他们为了利益牺牲盟友、破坏规则的真面目。 台湾的半导体优势是几十年攒下的家底,也是全球合作的成果,不是美国想动就能动的,这种损人利己的算盘,终究是要落空的。

0 阅读:0
凡之谈世界

凡之谈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