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万遗产引亲属争夺:智障女子的困境,藏着监护制度的温度 四川小艳母女的遭遇,让人心里发酸。母女俩都没民事行为能力,好不容易有了110万遗产,却成了亲属争夺的焦点——伯父说姨妈抢财产,姨妈说伯父早不关心现在来凑热闹,最后闹到法院才罢休。这事儿看着是家务事,实则藏着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密码。 最让人欣慰的是法院的判决,没简单把监护权判给某一方,而是让姨妈主要照顾、伯父保留探视权,还设了四人共管的财产账户,让社区盯着钱花在哪。这招太关键了,之前有案例里,监护人把智障人士的110万存款18个月就取空了,就是因为没制衡。现在钱要大家同意才能动,还得让社区监督,等于给母女俩的财产上了双保险。 但这背后的问题也很扎心。为啥遗产没来时,亲属鲜少露面,钱一到就争相"照顾"?有网友说得戳心:"有钱时都是亲戚,没钱时就是陌生人"。小艳有智力障碍,没法保护自己,很容易成了被争夺的"筹码",之前还有智障女性遭性侵、财产被转移的案例,想想都让人揪心。 其实解决办法也藏在这起案件里。比如推广"共同监护+第三方监督",像小艳家这样,亲属各司其职,再让社区或民政部门盯着,既避免一家独大,也能防止没人管。还有政府可以给点照护补贴,派社工帮忙,减轻亲属的负担,这样大家也不用盯着钱,能真心照顾人。 小艳的事算是有了个不错的结果,但还有很多像她一样的弱势群体。遗产本该是遮风挡雨的屋檐,不是引发争夺的导火索。只有制度把底线兜住,亲情才能回归本质。 你身边有类似需要被照顾的弱势群体吗?觉得这种"共同监护"的方式靠谱吗?评论区聊聊~
110万遗产引亲属争夺:智障女子的困境,藏着监护制度的温度 四川小艳母女的遭遇,
婚姻家事法观止
2025-10-04 12:50:2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