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是单位借调过来的骨干,能力过硬,年轻气盛,老领导挺重视,有意培养。领导开会的时候公开表扬,说小李的加入必将让业务部门锦上添花,结果没过多久就被上了一课。 领导让他负责一个跨部门的重要项目,但团队里边有个老资历老王,业务能力一般,但却非常关注工作流程。总是能找到各种“规定”、“惯例”来软性抵制小李的方案。催得紧了,老王无奈的说“小李啊,不是我不配合,而是工作必须要按规定先走流程,先让各级领导签字,我这也是为了你好嘛,大家都合规。” 小李苦不堪言,请老王吃饭缓解关系,但饭桌上老王说的好好的,到了具体工作依然我行我素。 开会时候,小李想通过会议的集体压力让老王就范,但老王却拿出一堆文件,说这里有风险,那里有漏洞,搞得小李很没脾气。老王的直属领导看不下去了,只能和稀泥:小李啊,老王是单位老人了,就这个脾气,你多担待。 小李挖空心思和老王斗智斗勇,但没什么效果,很苦恼。 无奈之下,有人告诉小李可以找办公室主任“取取经”。 办公室主任是一个快退休的人,看事情抽丝剥茧,语重心长的告诉小李:"与其和人斗智斗勇,不如关注事情本身。” 短短的一句处世格言,让小李沉默了。 办公室主任说:“你视老王为绊脚石,但为什么不考虑借力打力呢?遇到工作上面对不配合的人,有几点建议给你: 1、转变心态,从对抗变成合作。 他的行为是保守的,从某些角度上来说也是好事,如果引导好,说不定是项目查漏补缺的地方,为什么不试图去请教他,求同存异呢? 2、对方擅长的地方,也要成为你的擅长点,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深入研究他提到的所有“规定”和“惯例”。你的目标不是挑错,而是理解:这些流程的初衷是什么?是为了防范什么风险?有没有例外条款?审批节点的关键决策人是谁? 3、主动出击,请他指导,让他找到自己的价值。 把“事后被他挑刺”变为“事前请他指导”。这样,他提出的意见就被前置化了,如果之后他再以同样的理由反对,你就可以说:“王老师,这个问题我们上次讨论过,按您当时的建议已经调整了,您看是不是这样就合规了?” 4、书面确认,留下证据。 如果流程中需要领导签字,主动说:“王老师,领导那边,如果需要我先去做个简单的汇报,让他了解项目背景,我可以跟您一起去。相关的材料,我来起草初稿,您来把关。” 总结一句话:搞定老王这样的人,需要耐心和策略。尊重他的游戏规则,不质疑“流程”,去利用“流程”;把他从“局外人”变成“责任人”,通过事前请教、书面确认等方式,让他无法置身事外。 果然,没过多久,小李的项目顺利开展! 你们觉得办公室主任说的有没有道理呢?一起聊聊吧!
小李是单位借调过来的骨干,能力过硬,年轻气盛,老领导挺重视,有意培养。领导开会的
秋翠看生
2025-10-04 14:11:35
0
阅读: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