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总理莫迪已经做出了选择,不论是在金砖国家还是上合组织,都不会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一起,反对美国的霸权了。不仅如此,印度甚至还有可能接受美国的指令,接下来在印太地区搞事情,破坏金砖国家反对美国的霸权的团结行动。这不,印度商务与工业部长戈亚尔放话了,称中国与印度正在就稀土问题进行沟通。 这一切的风向,最容易看出的就是稀土问题。6月初,印度商务部长戈亚尔在新德里一次面对商界的活动上,说印度正在跟中国商谈稀土供应。 他提到中国的出口管制,表面是普通的商贸言论,但结合背景看,这其实很耐人寻味。稀土在制造电动车、电子产品、军用设备上都不可缺,没有稳定供应,很多工厂都会受影响。 印度虽然有不少储量,但加工能力薄弱,大部分矿石还得送到中国提炼,这让它在高端产业链上被卡住。 过去一年,单是稀土磁铁这种产品,印度就从中国进口了绝大部分需求。这样的依赖,使它一旦面对管制,就如坐针毡。 尴尬的是,印度一边通过外交努力想要稳定进口,一边在国际场合批评中国的政策,还在关键时刻暂停对日本的出口,并悄悄囤积资源。 国内虽然投入了资金准备建精炼厂,但这事是个长期活,短时间看不可能改变局面。大家都能看懂,这种做法更像临时救火,不是长远之计。 印度在“四方安全对话”里的参与越来越积极,不管是华盛顿的会议还是印太的军演,它的立场都紧贴着美国主导的方向。 甚至准备在本土举办Quad峰会,把军事合作和技术开发放在重点位置。这种安排,本质上就是在对抗中国在区域的影响力。 然而,与美国走得近的同时,印度在金砖和上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扩员议题上,它不但没有推动,反而不断提条件,担心新的成员会让中国的话语权变强。 在去美元化等关键讨论中,它总是态度暧昧,避开直接参与。这些表现,在合作伙伴眼里,已经是明显的摇摆。 尤其在上合峰会这样关乎全球治理的场合,印度的发声越发谨慎,刻意跳过涉及美国的敏感话题,让本该团结抗衡的力量被削弱。 这种姿态引起了伙伴们的不满。在里约的金砖峰会上,巴西和南非都公开谈到了团结的重要性,俄罗斯的媒体也直指印度的摇摆是机制的挑战。 大家都看得出来,如果有人总是脚踏两条船,剩下的伙伴自然会考虑是不是得防着点。从长远看,印度的这条路风险很大。 短期它能从美国那里取得技术和外交支持,也能在印太舞台提升存在感,可这种做法会消耗它在发展中国家阵营的信任。 资源依赖没有解决,产业链短板依旧存在,如果一边享受合作带来的好处,一边又破坏圈子里的团结,迟早会让自己陷入孤立。 而在大国博弈里,被拉上的棋子随时可能被舍弃,这是一条看似热闹却很窄的路。
印度人又在想屁吃呢一个印度博主声称要让成飞在印度设立子公司然后成飞就可以顺理成章
【126评论】【3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