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会想到,9月24日这天,泽连斯基这次跑去联合国,竟不是去哭诉,也不是继续喊“支援我们”,他直接宣布乌克兰要开始“出口武器”了。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乌克兰打算以一个“新玩家”的身份,挤进国际军火市场,他们的头号王牌,就是那些攻击过俄罗斯军舰的海上无人机。 相关作战画面早就在全球传遍了,这简直就是一场动态的、无法反驳的产品展销会,把战场变成了最刺激的直播带货现场。 泽连斯基总统选择的官宣平台也很有讲究,9月24日在联合国大会这种世界级的舞台上,他高调地向所有潜在的“合作伙伴”,推销本国武器的“可靠性与现代化”。 这本身就是一次,精心策划的全球营销,但他这步棋其实也有深深的无奈,当西方的军事援助开始缩水,比如美国军援预算减少了14%,欧盟的拨款也迟迟不到位,指望别人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面对国内巨大的预算赤字,乌克兰必须找到自己造血的法子,于是“以战养战”这个听起来有点残酷的模式诞生了。 逻辑很简单,卖掉一批武器,赚来的钱立刻投回去扩大再生产,新造出来的武器再投入战斗,打出新战绩,然后打包成更有说服力的商品继续卖。 这么做就是为了筹钱,而且现有武器的生产规模,一分都不会减,这个“玩法”直接把俄罗斯的消耗战策略给“釜底抽薪”了。 俄方可能想慢慢耗死乌克兰,结果却可能意外催生出,一个迭代升级、越打越强的乌克兰军工复合体,这盘“赌局”赌的就是,能不能在这个闭环里活下去,甚至活得更好。 卖武器只是第一步,乌克兰的野心远不止于此,泽连斯基的话说得很明白,他们不想再当那个只会伸手求助的国家,而是要成为一个能提供“解决方案”的强者。 为了配合这个战略,就在宣布军售计划的前两天,也就是9月22日,一份允许乌克兰武装部队,到境外执行任务的法案,被提交到了议会。 这信号就更清晰了,乌克兰不仅要卖产品,未来可能还要输出“安全服务”,从一个“安全赤字国”,向一个区域性的安全服务商转型。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蓝图画得再好,现实的骨感也是无法回避的,乌克兰的军工体系在战争中早已伤痕累累,工厂被炸,电力不稳,原材料短缺,连技术人才都在不断流失。 许多高端装备,比如无人机,核心零件还得依赖进口,就算能造出来市场也不好闯,外面有以色列、土耳其这些成熟的军工强国虎视眈眈,人家在售后服务、系统配套这些软实力上经验老道。 更要命的是乌克兰自家部分装备,比如哈尔科夫的某些坦克,被曝战场生存率不足四成,这种品控问题,足以让潜在买家望而却步。 最大的风险还是“失控”,西方一直担心援助的武器流入黑市,现在乌克兰要主动出口,这个风险只会有增无减。 “有控制的出口”说起来好听,但谁来控制,怎么控制,这些问题没有明确答案,就始终是悬在头顶的信任危机。
没人会想到,9月24日这天,泽连斯基这次跑去联合国,竟不是去哭诉,也不是继续喊“
云海澄碧翠
2025-10-05 11:53:31
0
阅读: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