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22日,美国媒体大量关注,中国首次在航母上进行了弹射起飞和拦阻着舰演

瑶台倚仙风 2025-10-06 12:10:48

当地时间9月22日,美国媒体大量关注,中国首次在航母上进行了弹射起飞和拦阻着舰演练。美国方面称:“福建号是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也是首艘装备电磁弹射系统的航母,这种弹射器能够发射更重的飞机。 中国海军福建舰在电磁弹射领域又玩出了新花样,不仅成功完成了空警-600预警机、歼-15T和歼-35舰载战斗机的多次弹射起降,还让美国海军的“福特”号航母瞬间显得有点“老态龙钟”。这事儿要是放在十年前,估计没人敢信,但如今中国军工就是这么硬核。 先说说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这套由中国自主研发的黑科技,采用了中压直流供电模式,直接避开了美国“福特”号交流电系统的致命缺陷。 根据美国海军自己的报告,“福特”号的电磁弹射器平均每614次发射就会出一次大毛病,而福建舰在第八次海试中,连续100次弹射测试零故障,单日最高弹射37次,效率比“福特”号初期测试高出50%。 更绝的是福建舰的每个弹射器都有独立储能模块,就算其中一套出问题,其他两套还能正常工作,这在实战中简直就是“保命符”。 再看看这几款舰载机的表现,空警-600作为中国首款固定翼舰载预警机,搭载了氮化镓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超过600公里,能同时跟踪数百个目标,甚至能发现3万米高空的隐形战机。 这就相当于给福建舰装了一双“千里眼”,让航母编队的预警范围直接覆盖整个西太平洋。相比之下,美国E-2D预警机的探测距离只有600-650公里,而且对隐形目标的探测能力明显不足。 而歼-35作为中国新一代隐身舰载战斗机,更是让美国F-35C“压力山大”。歼-35的正向雷达反射截面积只有0.01平方米,比F-35C小了一个数量级,而且内置弹舱可以挂载4枚PL-17超远程空空导弹,射程超过400公里。 12架歼-35组成的编队,一次就能发射48枚PL-17,在隐身状态下就能对敌方航母编队发动饱和攻击。反观F-35C,不仅载弹量只有8吨,作战半径也比歼-35短了100多公里。 歼-15T作为全球唯一兼容滑跃与弹射双模式的重型舰载机,在电磁弹射的加持下彻底“放飞自我”。它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32.5吨,载弹量飙升至9吨,可以同时挂载16枚500公斤级精确制导炸弹,或者6枚鹰击-12超音速反舰导弹,作战半径超过1500公里。 更绝的是,歼-15T的氮化镓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达220公里,在模拟对抗中,能让美国F/A-18E/F的雷达告警器延迟8秒才发出警报,这意味着歼-15T能提前4分钟锁定目标。 更何况福建舰的全甲板攻击能力更是让人眼前一亮。三条电磁弹射器同时工作时,平均45秒就能弹射一架飞机,40分钟内可以放飞50架次战机。这种效率在实战中意味着什么? 如果福建舰遭遇敌方航母编队,它可以在1小时内连续发动3波次打击,而敌方可能还没来得及组织有效的防御。更厉害的是,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可以精准调节推力,既能弹射30吨级的歼-35,也能弹射2吨重的无人机,这种全谱系适配能力让航母编队的战术灵活性大幅提升。 当然,福建舰的优势还不止于此。它的综合电力系统不仅为电磁弹射提供了稳定的能源,还为未来部署激光武器、电磁炮等高能武器预留了接口。而美国“福特”号由于电力分配问题,至今还在为电磁弹射和其他系统的能源冲突头疼。在维护成本方面,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由于结构简单,维护人员比蒸汽弹射少30%,全寿命周期成本降低20%。 对于美国来说,福建舰的成功无疑是一记警钟。曾经不可一世的“福特”号,如今在可靠性和效率上已经被中国后来居上。更让美国头疼的是,中国军工的发展速度实在太快了——福建舰从下水到完成电磁弹射测试只用了三年时间,而美国“福特”号却用了十年。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更体现在整个国防工业体系的创新能力上。 如今的福建舰的出现不仅让中国海军具备了远洋作战的能力,更向世界证明:中国军工已经从“跟跑者”变成了“并跑者”,甚至在某些领域开始“领跑”。而这,或许只是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第一步。 来源:环球时报 【官宣:福建舰电磁弹射,成功!】

0 阅读:46
瑶台倚仙风

瑶台倚仙风

瑶台倚仙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