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 欧盟今天突然宣布了! 10月8日,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宣布

曼彤说世界 2025-10-09 02:21:00

不可思议 欧盟今天突然宣布了! 10月8日,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宣布了一项雄心勃勃的“应用人工智能”战略,计划投入10亿欧元推动AI在医疗、制药、能源等关键行业的应用,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减少对外部技术的依赖,争夺AI时代的话语权。 别光看“雄心勃勃”这四个字,欧盟这步棋其实下得挺急。有欧洲投资人算过账,去年美国光私人部门在AI上的投入就有1090亿美元,而整个欧盟加英国全年才投了90亿欧元,连美国的零头都不够。更扎心的是,全球AI市场份额里欧洲只占5%,前20的顶尖实验室没几家在欧洲,连英伟达CEO都直接点破“欧盟落后中美”。这10亿欧元扔进去,与其说是“冲锋钱”,不如说是“救急钱”。 冯德莱恩把宝押在了“应用端突破”上,这点倒是踩对了欧洲的优势。医疗领域早有铺垫,德国的AI乳腺癌筛查项目已经能把癌症检出率提17%,还没增加误诊率;制药方面,欧洲药企正靠着AI加速研发,谷歌旗下公司甚至用AI设计出肿瘤药物,已经进入人体试验阶段。能源领域更不用说,德国工程师对着AI优化的能源调度表叹气——之前人工算要三天的电网负载方案,AI十分钟就能出结果,还能省12%的碳排放。这些现成的产业基础,确实比从零搞通用大模型靠谱。 但最大的麻烦藏在政策的“摇摆里”。去年8月《人工智能法案》刚生效,对医疗、金融这些高风险AI管得死严,光合规审查就能拖垮小公司。现在突然说要“政策松绑”,让监管给创新让路,可那些被条款吓怕的企业哪敢立刻加码?布鲁塞尔有智库直言,这种“先踩刹车再踩油门”的操作,只会让企业更犹豫。就像刚被管教的学生突然被要求自由发挥,反而不知道手往哪放。 更要命的是欧洲的“老毛病”——内部分歧。计划里说要建配10万枚芯片的“AI超级工厂”,可这事儿讨论了18个月,连选址都没定下来。成员国各自抱着数据当宝贝,德国的工业数据、法国的医疗数据老死不相往来,而AI训练最缺的就是打通的数据池。有德国官员吐槽,“连统一的数据标准都谈不拢,还说什么AI主权”。 10亿欧元的分配更显尴尬。医疗、制药、能源三大领域一分,每个领域能拿到的钱连3亿都不到,还要兼顾算力基建——要知道建一座像样的AI数据中心,光芯片采购就得花上亿欧元。反观中国,去年光能源转型的AI配套投资,就比欧盟、美国和英国的总和还多。欧洲想靠这点钱补算力短板,简直是杯水车薪。 说穿了,欧盟的战略是“扬长避短”:避开中美擅长的通用大模型,专攻自己有产业基础的垂直领域。可短板避不开啊。没有足够的算力支撑,再好用的医疗AI也没法规模化;没有统一的数据流通,AI药物研发只能在小圈子里打转;投入跟不上,再松的监管也留不住顶尖人才。冯德莱恩喊着“争夺话语权”,但话语权从来都是靠技术实力和生态完整拼出来的,不是靠战略文件堆出来的。 这事儿最讽刺的地方在于,欧洲其实有做AI的好底子:苏黎世联邦理工的科研实力、严格数据隐私带来的医疗数据公信力、工业4.0积累的制造业经验。可这些优势散落在各个国家,没能拧成一股绳。现在急着砸钱补应用,却不先解决内部分裂、投入不足的根本问题,恐怕只会重蹈“政策喊得响,落地走得慢”的老路。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631

猜你喜欢

曼彤说世界

曼彤说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