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俄罗斯和乌克兰正式宣布了 11月22日,俄罗斯称第51集团军控红

曼彤说世界 2025-11-23 16:47:56

快讯!快讯! 俄罗斯和乌克兰正式宣布了 11月22日,俄罗斯称第51集团军控红军城以东22座建筑,夺扎波罗热新扎波罗热、顿涅茨克兹万诺夫卡;乌克兰称打击俄军集结区,在库皮扬斯克、利曼击退多次进攻,特种部队在罗斯托夫用无人机击落米-8直升机。战术动作暗藏战略叙事权争夺。 看着双方晒出的战果光鲜亮丽,实则各藏各的心思,每一句战报都没说透背后的盘算,全是盯着“叙事权”下的棋。俄军为啥偏要提夺扎波罗热的地盘?这地方根本不是普通村落,是乌克兰的“电力心脏”,全国四分之一电力从这来,还有欧洲最大核电站攥在手里,掌控这里就等于掐住了乌军的能源咽喉,连当地“动力沙皇”马达西奇这样的军工企业也能顺手把控。他们喊着“控22座建筑、夺关键点位”,看着是推进顺利,实则藏着推进乏力的尴尬——近期俄军在前线多是米为单位缓慢挪动,伤亡还常年是乌军的2到3倍,9月后更是差到5倍以上,没法说推进速度、避谈士兵伤亡,只能拿“控建筑、占村落”凑战果,既给国内民众画饼,也给盟友撑底气,毕竟这会儿俄军卢布已贬到1美元兑103块,经济里能用的资源快耗光了,没点战场“胜利”撑着,内外都难交代。 再看乌军,击落米-8直升机的战报喊得最响,可不是瞎显摆运气好。这直升机是俄军的主力机型,能装24名士兵、运4吨物资,还能扛火力支援,升级后的型号连30毫米机炮都打不透,堪称前线补给和兵力投放的“命脉”。乌军特种部队敢深入俄境内罗斯托夫动手,还喊着“现在开始狩猎”,不光是打毁一架飞机那么简单,是故意秀“能打进去”的底气——证明自己的无人机作战半径够远、精度够准,不对称作战能制衡俄军,更重要的是给西方援助国看“钱没白花”。毕竟这会儿欧洲12国刚跟乌军建了国防合作模式,挪威拨钱帮乌军造武器、加拿大送防空系统,美国还免了几十亿债务,乌军得用实打实的反击战果,稳住这些外援,要是只说“守住防线”,根本没法争取更多支持。 双方晒战果的套路如出一辙,全是“报喜藏忧”的老把戏。俄军没说夺那22座建筑耗了多少天、折了多少兵,只字不提之前导弹袭击第聂伯罗时精度差到没造成实质损失,反倒被外界戳穿是用实验性导弹虚张声势,凸显自身绝望;乌军也没提库皮扬斯克、利曼的防御战打得多吃力,守后勤枢纽要靠反步兵地雷兜底,更不说自身兵源紧张的困境,只放大“击退进攻、击落直升机”的高光,连特种部队行动细节都藏着掖着,怕暴露后续战术。说白了,这会儿俄乌战场早进入拉锯消耗,硬打难分胜负,舆论场上的叙事争夺比前线小胜更重要——俄军要靠“夺地”骗支持,撑住快耗干的经济和士气;乌军要靠“反击”换外援,续上防御的底气,双方喊出的每一句战报,都不是给对手看的,是给各自背后的人递的“定心丸”。 更有意思的是,叙事权争夺还绑着外部博弈的算盘。俄军晒扎波罗热战果,是想回应西方制裁,暗示“就算被施压,仍能掌控关键资源”;乌军秀无人机打击能力,是想让北约看到“能牵制俄军”,催着更多远程武器和资金到位。可热闹背后全是消耗的残酷:俄军每天冲锋上百次却进展寥寥,乌军靠无人机虽能降30%战损,却还是得靠外援续命,双方都没提的是,这场仗打了1000多天,士兵伤亡堆成山,民众流离失所,所谓的“战术胜利”,不过是为了争夺叙事权、延续战争支持的遮羞布。 没人会把战报说全,俄军不说推进慢、伤亡大,乌军不提耗不起、靠外援,可藏不住的是战争的疲惫与绝望。战术动作再花哨,叙事权争得再凶,也改变不了双方耗不起的本质,所谓的“高光战果”,不过是各自硬撑的体面罢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93

猜你喜欢

曼彤说世界

曼彤说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