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人民日报了!河南,一位妈妈坐了整整10小时绿皮火车,一路颠簸到青岛去看儿子。谁

糖豆秘境 2025-10-09 12:01:40

上人民日报了!河南,一位妈妈坐了整整10小时绿皮火车,一路颠簸到青岛去看儿子。谁料,儿子看到妈妈,只是嘴唇动了动,扭头一句话都没说!原来,儿子是一名军人,妈妈得知儿子在海边执勤,就坐夜车赶过来,只为了能看儿子一眼。网友评论说:"你看一眼,心满意足,我看一眼,热泪盈眶,致敬我们最可爱的人!" 青岛舰艇开放日的雨,没头没脑地落着。 人群中,陈云手里的伞始终歪向一侧,自己半边身子泡在雨里也没察觉。 伞下是个穿绿色雨衣的年轻士兵,帽檐压得低,只露出紧抿的下颌线,那是她坐了10小时绿皮硬座,从河南商丘民权赶来见的儿子,陈统一。 没人教她怎么在一排相似的背影里认儿子。 是那站姿,和小时候站在院门口等她下班时一样笔直。 是那偶尔转动脖颈的弧度,藏着她看了二十多年的熟悉。 她怀里揣着个塑料袋,里面是连夜做的酱菜,陈统一打小就馋这口,她里三层外三层裹着,生怕火车颠簸洒了,手心攥得发皱。 陈统一像是有感应,突然转过头。 四目相对的瞬间,他嘴角颤了颤,喉结滚了一圈,最终却只轻轻眨了眨眼,又转回去盯着前方的海平面。 陈云赶紧咧开嘴笑,声音轻得像怕被风吹走:“咋又黑了点?” 没等儿子回应,她就慢慢往后退,一步三回头,走出去老远,还跟身边人小声炫耀:“瞧见没?那是我儿子,正站岗呢!” 这趟来青岛,陈云没跟陈统一打招呼。 知道舰艇开放日他要执勤,她当天就买了硬座票——卧铺比硬座贵近百块,她舍不得,总说“儿子在部队过日子不容易”。 火车晃悠的10小时里,她没怎么合眼,手机屏保是儿子去年休假拍的照片,咧嘴笑的样子,边角磨得发白,拿在手里看了一遍又一遍。 其实她年轻时也有个军旅梦,当年想当女兵没选上,直到陈统一大专毕业说要去北海舰队,她才笑着说“总算圆了我的梦”。 后来大家才懂,陈统一的沉默不是生分。 解放军《内务条令》写得明明白白,“执勤人员不得擅离岗位”,他站的那片海滩,去年刚建成新型雷达阵地,每个哨位都是精密计算的警戒点,半点不能分心。 但执勤结束交接班时,他朝着陈云离去的方向敬了三分钟军礼,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指尖紧紧贴着帽檐。 连长查寝时还发现,他在妈妈站过的地方捡了片落叶,压平贴在记事本扉页,旁边写着“娘,等我回家”。 这事儿被发到网上,评论区里满是相似的故事。 有人说新疆有位军属,坐12小时绿皮车到边境哨所,就为给儿子送刚烙的馕,到的时候馕都凉透了,还笑称“见一眼比啥都暖”。 还有网友表示,刷到这事儿鼻子一下子就酸了,阿姨举着伞把自己淋透的样子,像极了我妈每次去部队看我哥的模样 —— 总说 “就看一眼”,可眼神就没从人身上挪开过。 10 小时硬座哪是熬时间,是把半年的牵挂都塞进去了,军娃的妈都懂这种疼,既骄傲孩子护着大家,又心疼他连句家常都没法说。 也有网友认为,最戳人的不是母子相见,是陈统一那声没说出口的 “妈”,穿了军装就不是能扑进妈怀里的娃了,肩章压着的是责任,哪怕心里喊了百遍,站在岗上就得挺直腰杆。 后来他敬的那三分钟军礼,比任何话都重,这才是军人的温柔,藏在纪律背后,一点都不少。 别问值不值,对妈妈们来说,孩子站得直、没受苦,再远的路都值。 新疆军属送凉馕、云南妈妈徒步寄菜,这些事儿看着小,却比啥都实在。 我们能安稳过日子,不就是因为有这些默默扛着分离的家庭吗?致敬这些兵妈妈,也致敬把思念压进脊梁的军人! 数据里也藏着这些牵挂——62%的现役军人三年没回家过年,东部战区官兵年均与家人团聚的时间不足20天。 陈云后来跟记者说,这趟值了。 “看见他站得直溜溜的,没瘦没病,心里就热乎”,她说这话时,手里还攥着那个空酱菜罐——临走前她悄悄放在了警戒线外的石墩上,想着儿子换岗能看见。 而那趟载过她的绿皮火车,还在铁轨上颠簸,或许还有其他母亲,带着家乡味,揣着想念,朝着某个军营的方向,慢慢往前开。 那么到最后,你们是怎么看的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0 阅读:115

评论列表

北海巨妖

北海巨妖

1
2025-10-09 15:46

这儿子真的太帅了呀!!!!

猜你喜欢

糖豆秘境

糖豆秘境

糖豆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