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唐山,一女子姥姥在地里薅花生的时候,不小心把30多克的金手镯给弄丢了。没想到,12年后,亲戚在这块地里收花生时,意外发现了姥姥的手镯。网友:居然在金价最贵的时候找回来了,真的太幸运了! 河北唐山的田埂边,一位老人正用指腹反复摩挲着一只金镯,眼泪落在镯身上,又被她飞快地擦掉。 这只 30 多克的镯子,镯身上还留着一道细小的缺口 —— 那是她 2013 年不小心磕到的,也是她确认这就是自己丢了 12 年的陪嫁镯的关键。 没人能想到,这只镯子会在今年十月被找回来。 当时赵家的亲戚正在花生地里用铁耙子清理残留的花生棵,铁耙子碰到硬物的瞬间,他还以为是块石头,直到指尖触到冰凉的金属,擦去泥垢看到那抹金黄,才突然想起 12 年前赵家丢镯的事。 亲戚没敢耽搁,赶紧掏出手机给赵女士打电话。 电话那头的赵女士正炖着给姥姥的汤,手里的汤勺差点掉在灶台上。 “别开玩笑了”,她第一反应是不信 —— 这片地早就交给亲戚种了,12 年里翻耕了无数次,怎么可能还藏着镯子? 可亲戚语气笃定,说镯子上的纹路和当年描述的一模一样,她还是立刻关了煤气灶,拉上姥姥往地里赶。 姥姥坐在电动车后座,双手紧紧攥着衣角,嘴里不停念叨 “别是看错了”。 她清晰记得 2013 年丢镯那天,自己从邻村来帮忙收花生。 当时收花生全靠手工,得先用叉子把地里的土撬松,再弯腰用手把花生棵拔出来。 这只镯子是姥爷当年攒了好几个月工钱买的嫁妆,她平时宝贝得不行,怕干活磕坏,特意摘下来揣在贴身口袋里,可忙到天黑收工回家,口袋里早就没了镯子的踪影。 得知镯子丢了,赵家顿时乱成了一锅粥。 赵女士的父母连夜找了手电筒,在花生地里来来回回照了好几遍。 亲戚们也都放下自家的农活赶来帮忙,有人蹲在地上扒土块,有人钻进垄沟里拔草找缝隙,后来还搬来筛粮食的筛子,把可疑的土块筛了一遍又一遍。 可连着找了好几天,别说镯子了,连一点金屑的影子都没见着。 从那以后,每年到了收花生的季节,赵家人都会特意多留意这片地。 姥姥更是记挂在心,有时候来赵家串门,看到客厅柜子里放着的空镯子盒,会站在那儿愣上好一会儿,手指轻轻拂过盒子表面的花纹。 后来随着赵女士在城里安了家,父母也搬去同住,家里没人种地了,就把这片花生地交给了现在耕种的亲戚。 姥姥慢慢就不再提找镯子的事了,只是偶尔跟邻居聊天时会叹口气说 “那镯子怕是早烂在地里了”,语气里满是遗憾。 直到亲戚把用纸巾小心翼翼包好的镯子递过来,姥姥才敢相信这不是梦。 她手抖着捧着镯子,反复摩挲着那道熟悉的缺口,嘴里不停念叨 “还在,还在”。 赵女士站在一旁看着姥姥激动的模样,后来跟人提起这事时说:“当时看着那只失而复得的镯子,再看看姥姥眼里的光,就觉得今年的花生值老鼻子钱了,比收多少花生都值。” 有人专门给这只镯子算了笔账,2013 年的时候,市面上的金价大概 200 多一克,这只 30 多克的镯子,当时也就值 1 万块左右; 网友们刷到这事儿,纷纷在评论区开玩笑说 “这镯子比人还懂理财,知道等金价涨了再出来”。 不过,比起镯子的升值,更多人称赞的是赵家亲戚的实在。 要知道,当时地里只有他一个人,就算把镯子自己留着,或者悄悄卖掉,赵家也不会知道,可他没这么做,不仅第一时间联系了赵女士,还特意用纸巾把镯子包好,生怕沾了灰尘。 现在,姥姥在村里见了熟人,就忍不住拉着人家说这只镯子的事,从丢镯时的着急,到找不着的遗憾,再到找回来的激动,说得绘声绘色。 赵女士也说,到现在想起来还像做梦一样,她从来没指望过 12 年前丢在地里的镯子能找回来,更没想到能遇上这么实在的亲戚。 这片普通的花生地,见证了金镯的丢失与回归,也藏着人与人之间最朴素的温暖。 金子再贵重,也有价格,可亲戚的实在、姥姥的牵挂,还有这份跨越 12 年的缘分,却是用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那么到最后,你们是怎么看的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中国没有一个省份像河北省一样撕裂感这么重。以前上学的时候班级里有几个河北省的,
【105评论】【4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