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结局来了?哈马斯终于签字,以色列将撤军,首个冤大头浮出水面 2025年10月8

幽篁听雨念情长 2025-10-09 21:29:18

大结局来了?哈马斯终于签字,以色列将撤军,首个冤大头浮出水面 2025年10月8日,特朗普突然高调宣布:加沙战争结束了。哈马斯签了字,以色列点了头,美国当了见证人,三方罕见地站在了同一个镜头里。 这场持续了两年多、让全世界揪心的冲突,仿佛一下子拨云见日。不过,真有那么简单吗?从2023年10月7日那天起,战火在加沙蔓延,短短几个月,便变成了一场慢性的人道灾难。 据媒体统计,两年间,加沙死亡人数已超6.7万,其中约2万是儿童,平均每小时都有孩子死于炮火或饥饿,这不是战争,这是灾难。 现在,协议签了,但这真是“大结局”吗?还是一场新的博弈开始了?协议叫“20点计划”,这是第一阶段,重头戏是两件事:哈马斯放人质,以色列撤军。 特朗普前脚刚发帖,说“中东破冰了”,哈马斯后脚就表态“战争结束”;内塔尼亚胡也赶紧跟上,称这一天“历史性的伟大”。 听起来像是三方大团圆,但你要是细看每个人的表情就知道,这是各自找台阶下,表面上的统一口径,其实是各怀心思的精算结果。 哈马斯签字,不是因为突然开窍,而是实在扛不住了,战争打到现在,加沙几乎成了废墟,基础设施全毁,物资断供,民众活不下去。据媒体分析,哈马斯的军事力量减少了七成以上,连子弹都快没了,还打什么仗? 以色列也不好过,两年打下来,战果不显著,反倒名声臭了。全球超过百座城市爆发抗议,伦敦、纽约、巴黎……几乎天天有人举着横幅,要求停止军事行动,加上国内极右翼和反战派撕成一团,内塔尼亚胡的压力山大。 特朗普这时候跳出来,推了个协议,看似救世主,其实是给自己捞分,明年美国国会中期“选举”要来了,他急需一个外交“胜利”来稳住阵脚,说白了,这协议是三家都被现实逼到墙角,只能硬着头皮“合作”。 但这合作,稳定吗?就在协议签署前一天,一场“意外”爆出来。意大利总理梅洛尼突然被国际刑事法院点名,说她涉嫌“共谋向以色列提供武器”,理由是她在战争期间并未及时承认巴勒斯坦国,还继续支持以色列军事行动。 这一下,意大利成了“冤大头”,欧洲国家本就对是否支持巴勒斯坦立场不一,现在梅洛尼被拎出来问责,显然不是巧合。 有分析认为,这是某些国家在借机清算战争责任,用一个“替罪羊”来平息国际舆论,问题是,这种做法,只会加剧西方国家内部的分裂。 更关键的是,这种追责行为,暴露了协议本身的脆弱。一边是哈马斯实力大减,一边是以色列国内反对声不断,双方都在勉强维持表面和平,不管哪个环节出问题,战火可能随时重燃,而梅洛尼事件则像是个信号:国际社会虽然送上掌声,但也开始翻旧账了。 所谓“和平协议”,更像是暂时的停工令,不是终止合同。回头看这两年,所谓“军事清除”并没有带来安全感,反倒让平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据联合国估计,加沙地区的重建至少需要二十年,教育、医疗、住房,全都要从零开始,停火了,但人们的生活,远没恢复。 哈马斯虽然保住了一口气,但能维持多久,是个问号,以色列虽然暂时止损,但国际形象早已受损,要想恢复,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特朗普虽然拿到外交加分,但这张“中东和平卡”能不能帮他连任,还得看后续怎么走。 至于那份协议,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中东的停火协议,从来不是终点,顶多是战术性喘息,只要巴勒斯坦的问题一天没有根治,只要双方的根本矛盾一天没有解决,战火就有可能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以另一种方式重新点燃,这次也不例外。 所以说,“大结局来了”这句话,听着像句预告片标题,真正的内容,还在后面。签了字,不等于放下枪;撤了军,不代表放弃仇恨,和平,不是靠协议印出来的,是靠实打实的改变撑起来的,如若不然,那所谓的“大结局”,只会变成下一轮冲突的序章。 参考资料: 以色列与哈马斯达成停火协议,中方表态——2025-10-09 16:35·京报网

0 阅读:471

评论列表

用户13xxx10

用户13xxx10

4
2025-10-10 01:50

以色列国际形象受损?你不要胡扯。

用户38xxx90

用户38xxx90

3
2025-10-09 23:48

恭喜加沙百姓终于迎来和平。

用户18xxx46

用户18xxx46

2
2025-10-09 21:43

美国不能做公正人

用户11xxx05

用户11xxx05

1
2025-10-10 02:27

就这战果还不显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