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5月,内蒙古47岁农民将仅有2个月大的弃婴抱回家中。不曾想32年后,弃婴不仅成为上校军官,对于这位年近半百农民的艰辛扶养,他是这么做的…… 一个破旧篮子里的婴儿哭声,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轨迹。当年那个47岁的农民绝不会想到,自己的一个善念会培养出一位上校军官。三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弃婴如何回报养育之恩?这个答案让无数人泪目。 董栋小是内蒙古的一个普通农民,1979年时已经47岁。早年丧子的经历让他的生活显得格外孤寂,每天重复着简单的农活,日子过得平淡无奇。 那年5月的一个清晨,董栋小在去田里干活的路上发现了一个篮子,里面躺着一个只有两个月大的男婴。孩子显然被人遗弃了,周围没有任何字条或说明。董栋小没有多想,直接把孩子抱回了家。 收养这个孩子对董栋小来说意味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作为一个农民,他的收入本就微薄,现在还要养活一个婴儿。他用积蓄在村里找了个奶妈,给孩子取名叫永在,希望这个孩子能永远陪伴自己。 永在慢慢长大,董栋小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这个孩子身上。为了让永在上学,他开始变卖家产。先是卖掉了家里唯一的耕牛,后来连几亩薄田的使用权也转让了出去。 永在上学后表现得非常努力,每天要走十几公里路到镇上读书,风雨无阻。董栋小的身体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差,但他依然坚持劳作,因为家里需要收入维持永在的学业。 高中毕业后,永在面临着上大学的选择。家里的经济状况已经非常困难,董栋小把最后的一些值钱东西都卖了,但对于大学费用来说还是远远不够。永在最终选择了师范学校,因为不用交学费,毕业后还包分配工作。 在大学期间,永在没有向家里要过一分钱。他通过勤工俭学维持生活,在食堂帮忙,给人做家教,甚至还能每月寄一些钱回家补贴董栋小的生活。 大学毕业后,永在选择了参军。在部队里,他凭借扎实的文化基础和刻苦的精神,一步步成长起来。经过多年努力,他考取了国防大学的研究生,并获得了博士学位,最终晋升为上校军官。 当永在事业有成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年迈的董栋小接到自己工作的城市。在军事科学院的帮助下,董栋小住进了部队提供的宿舍。永在每天下班后都会陪伴养父,一起吃饭聊天。 2020年,永在结婚成家。他的妻子非常理解丈夫对养父的感情,主动承担起照顾董栋小的责任。她学会了做老人爱吃的家乡菜,经常陪老人看电视下棋。 现在的董栋小已经年近九十,身体依然硬朗。他经常说,收养永在是自己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决定。永在也升任了军事科学院研究院院长,工作虽然繁忙,但依然坚持每天陪伴养父。 永在夫妇还生了两个孩子,董栋小享受着四世同堂的天伦之乐。孩子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孝敬这位曾祖父,一家人其乐融融。 如今,永在经常对同事们说,如果没有董栋小当年的收养和培养,就没有今天的自己。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知恩图报,什么叫做孝道传承。 三十多年的养育之恩,换来的是一生的孝顺陪伴。永在用自己的成就回报了董栋小的恩情,这样的故事在今天显得格外珍贵。你身边有这样知恩图报的故事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这下好了,这位小孩姐用冰箱看动画片,不光内蒙巴彦淖(nao)尔人民知道了,连全国
【55评论】【5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