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的态度变了,特朗普收下第一份“投名状”! 这几天全球科技圈和舆论场最炸裂的消息,莫过于10月7日发生的那件事。美国的人工智能巨头OpenAI突然对外宣布,他们封掉了一批特殊的ChatGPT账户。这家公司给出的理由是,这些账户试图利用他们的人工智能模型,去生成一些用于监控社交媒体对话的方案,并且,OpenAI方面声称,他们怀疑这些账户背后与中国的政府机构有关联。 表面上看,这好像就是一家科技公司在按照自己的规矩办事,发现有人可能想用它的技术干点“坏事”,于是就出手封号了。但如果你真的这么想,那就把问题看得太简单了。 美国马上就要进入新一轮的大选冲刺阶段,而特朗普和他所代表的政治势力,影响力正在快速回升。全世界都知道,特朗普对中国的态度一向非常强硬,尤其是在科技领域。所以,在这个节骨眼上,美国科技界的龙头企业之一,用如此明确的行动,指向一个所谓的“中国威胁”,这绝对不是一个巧合。这更像是一场精心计算过的政治表态。 其次是事件本身。OpenAI封禁账户,理由是“监控社交媒体”,并且直接把矛头指向了所谓的“中国政府背景”。这个指控非常严重,也非常具有煽动性。这种“有罪推定”式的做法,本身就充满了政治操弄的色彩。这件事的本质,已经不是一个技术安全问题,而是一个政治站队问题。 这标志着美国科技界,正在从过去那种半推半就、甚至有些不情不愿地配合政府对华技术封锁,转变为一种主动出击、积极献媚的姿态。 美国的大型科技公司,如今已经不再仅仅是商业公司了,它们越来越多地被推到地缘政治的棋盘上,充当美国国家战略的马前卒。 美国科技巨头正在加速“政治化” 。它们不再假装中立,而是赤裸裸地将商业决策与政治立场捆绑在一起。 这次封禁事件,也彻底揭开了中美高科技封锁战的最新篇章。过去几年,这场战争最激烈的战场主要集中在芯片上。为了锁死中国高端芯片的发展,美国几乎动用了所有能想到的手段。他们把华为、中兴等一大批中国顶尖科技企业列入“实体清单” 限制美国以及包含美国技术的任何产品卖给这些公司。他们不断升级出口管制条例,从EDA设计软件到先进的半导体制造设备,层层加码 。这些行动给美国公司自己也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损失,比如英伟达就因此损失了数十亿美元的收入 ,但华盛顿似乎毫不在意。 现在,战火已经从硬件烧到了软件,从芯片烧到了人工智能。AI代表着未来,是全球技术竞争的制高点。美国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正在试图复制在芯片领域的成功经验,对中国的AI发展进行系统性的“卡脖子”。 美国的核心逻辑非常简单粗暴:不惜一切代价打压中国的科技崛起,维持美国的霸权地位。OpenAI这次的“投名状”,正是对这一逻辑最直接的回应。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我们该怎么办?坐以待毙肯定不行,怨天尤人更没有用。唯一的出路,就是加快科技自主化的进程。美国人卡我们什么,我们就要在什么领域里自己搞出来,而且要搞得更好。 在芯片领域,美国的封锁虽然给我们造成了巨大的困难,但也倒逼我们走上了一条自主研发的道路。从设计到制造,再到封装测试,整条产业链都在奋力追赶。在AI领域也是一样。 美国可以不卖给我们最先进的芯片,可以封禁我们的账户,但他们封锁不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努力。事实上,最新的行业报告显示,中美顶级AI模型在关键性能上的差距正在以惊人的速度缩小。在2023年时,这个差距可能还有17.5%,但到了2024年底,已经缩小到了不可思议的0.3% 。像DeepSeek、阿里的通义千问等中国自主研发的大模型,在很多评测中已经表现出世界一流的水平 。这说明,封锁并不能真正扼杀我们的发展,反而会激发我们更强大的创新动力。 同时,我们也要更积极地向全世界开放合作。美国想搞“小院高墙”,我们就更要广交朋友。除了加强自身的核心技术研发、加大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产业链安全体系之外,我们还可以积极推动与欧洲、东南亚、中东、南美等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合作。通过建立联合创新中心、共享研究成果、制定共同的技术标准等方式,来构建一个不依赖于美国、更加多元和包容的全球科技生态。 美国科技界的这份“投名状”,也许能为它们换来一时的政治安全感和商业利益,但从长远和全球的视角来看,这种人为制造的割裂,只会严重破坏全球技术创新的开放生态,增加全球经济的巨大不确定性。 这场由美国单方面挑起的科技脱钩大戏,正在把世界推向一个更加分裂和危险的未来,而这个结局,将深刻地影响21世纪整个世界的格局走向。
硅谷的态度变了,特朗普收下第一份“投名状”! 这几天全球科技圈和舆论场最炸裂的
朴素梦想看世界
2025-10-10 20:24:21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