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这场较量,全世界都在看热闹,赌谁先扛不住,现在的情况很简单:中国工厂能造东西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0-11 11:22:35

中美这场较量,全世界都在看热闹,赌谁先扛不住,现在的情况很简单:中国工厂能造东西,美国印钞票买东西,但美国拿着钱买不到中国货,中国造的东西又换不成美元。 中美这场较量压根不是表面那点关税恩怨,说白了就是全球产业链顶端的 “饭碗争夺战”,一边是能把生产线开得热火朝天的 “世界工厂”,一边是握着印钞机却买不到心头好的 “金融霸主”,这戏码里藏着的全是货币、产业链和全球话语权的暗战。 2025 年 4 月美国那 145% 的关税一落地,简直像给自己的进口大门焊了道铁门,本想逼中国低头,结果先把自家企业坑得直跺脚。 纽约那家做高端衣架的拉皮德塑料公司,连个小小的金属挂钩都得从中国买,美国本土的供应商二十多年前就没影了,关税一涨成本蹭蹭往上跳,货架上的衣架价格跟着翻番,消费者骂骂咧咧却没辙。 加州的哈斯自动化公司更憋屈,加工产品框架的铸铁全靠中国供应,美国连个年产能超 1 亿磅的铸铁厂都找不到,想新建工厂既缺工人又不划算,最后只能砍加州工厂的产量,连投资 5 亿的新厂都得推迟投产。 更讽刺的是,尼尔森 IQ 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美国标注 “美国制造” 的商品还少了 2000 个,所谓的制造业回流纯属自欺欺人。 美国这边印钞机转得欢,可钱换不来实在东西。美联储 2025 年的点阵图早就暴露了底气不足,目标利率区间中值调到 3.875%,通胀却死活压不下去,11 月 CPI 同比涨 2.7%,核心 PCE 更是卡在 2.8% 不动,说白了就是印的钱没对应的商品托底。 原本靠中国商品平抑物价的日子一去不返,美国家庭每年得多掏 1300 美元生活费,超市里的物价标签换得比翻书还快,这哪是制裁中国,分明是给自家老百姓加税。 更要命的是美元循环卡了壳,中国 3 到 5 月连续减持美债,持仓跌到 7563 亿美元,以前 “中国造商品换美元 - 买美债” 的闭环断了,美国想靠印钞收割全球的老套路玩不转了。 中国这边早把鸡蛋分到了不同篮子里,对美出口前 7 个月跌了 33.1%,可整体出口就微降 5.1%,对东盟出口涨 13.5%,对欧盟涨 7%,上海洋山港的货轮全往新兴市场跑,宁波港的仓库里全是发往越南、德国的集装箱。 稀土管制更是精准打在七寸上,美国半导体产业离了中国稀土根本玩不转,3 月 ITC 急着对半导体器件搞 337 调查,说白了就是想抢技术补缺口,可短期内根本顶不上用。 更狠的是人民币结算悄悄铺开,中东油轮到天津港开始用数字人民币结账,东盟贸易里人民币占比越来越高,上海金融中心的非美元交易系统忙得脚不沾地,这相当于慢慢抽走美元霸权的地基。 背后的较量早超出贸易本身,美国想靠关税卡产业链,结果逼得中国把芯片国产化搞了起来,上海晶圆厂的先进芯片产能稳步提升,华为在东莞的生产线全换了国产设备,原本卡脖子的技术反倒成了新优势。 而美国自己的产业链漏洞百出,连爱达荷州的皮卡车收纳箱厂商都卡在 5% 的中国滚珠轴承上,所谓的 “全美国造” 就是个笑话。 全球影响力的天平也在晃,中国和日韩谈三边自贸区,跟 “一带一路” 国家签了一堆基建协议,反观美国的盟友们嘴上喊着站队,暗地里还在跟中国做买卖。 花旗银行早算过账,这场较量要拖累美国 GDP 0.6 个百分点,而中国靠着产业升级和贸易多元化,反倒把被动变成了主动。 这哪是赌谁先扛不住,分明是看谁能先把自己的盘子端稳,显然中国手里的制造业筷子,比美国的印钞机好用多了。 因此世界也正在见证一个真相:美元霸权不是铁打的,中国制造也不是纸糊的。

0 阅读:1278

评论列表

曼青

曼青

1
2025-10-11 20:51

要东西还是要美元纸币?

猜你喜欢

往事趣谈纪录

往事趣谈纪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