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没卖完的月饼到底去哪儿了?这成了最近大家茶余饭后都在聊的事儿。 月饼这玩意儿跟踩点上班似的,就中秋前两周火得不行,过了节立马凉得透透的。超市里没卖完的,节后直接下架寄回厂家,有的厂家会把这些“剩货”低价甩给附近超市,打三折甚至更低——原价100多的礼盒,节后50多就能拿;原价3块一个的散装月饼,节后不到1块钱。河南,他们节前一卖完的中秋超市兜底,“能清多少清多少,总比放着过期强”。还有的企业更实在,把没卖完的当员工福利,比如某餐饮企业,每年中秋卖自有品牌月饼,剩下的全给员工分了,“也算给大家添点过节的意思”。 消费者吃不完的月饼,处理方式也挺多样。有的当早餐、零食,有的二次加工成别的吃食——比如把月饼焦焦的,或者打碎了做月饼馅的蛋糕。还有的捐给公益机构,像上海绿洲公益连续好几年搞“月饼零浪费”活动,号召网友捐吃不完的月饼,分给低保户、环卫工人,要求外包装有保质期、8个城市的上门捐赠服务,挺贴心的。 过期的月饼也没浪费。有中间商收临期的,1500块钱一吨;过期的——不过得剥了包装,不然塑料壳没法用。黑龙江一家饲料厂说,月饼油性大,直接喂猪会拉肚子,得深加工后和豆粕、玉米包装的0.75到0.8元一斤,“包装得人工剥,麻烦,所以便宜点”。 但过期月饼绝对不能回流市场。北京早在2017年就试点了“节令食品日报制度”,厂家每天得报产量、销量、销毁量,监管部门盯着呢,节后还会检查处置情况,生怕有人搞猫腻。《反食品浪费法》也明确,超市得把临期食品集中陈列或者特别标示;《食品安全法》更严,禁止用过期原料生产食品。 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0万吨,销售规模300.1亿元,同比增长10.6%。这么大的量,节后处理好了能减少浪费,处理不好容易出问题。现在企业有打折、员工福利,消费者有二次加工、捐赠,把“剩货”用明白了。 你家今年剩月饼没?都咋处理的?
那些没卖完的月饼到底去哪儿了?这成了最近大家茶余饭后都在聊的事儿。 月饼这玩意儿
先域番神
2025-10-11 15:55:2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