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界人士卡梅隆·约翰逊发出警告:一旦我国对医药、对生物技术、对化工产品出口进

云景史实记 2025-10-13 02:12:50

美国商界人士卡梅隆·约翰逊发出警告:一旦我国对医药、对生物技术、对化工产品出口进行限制,美国经济将遭受重创。 为什么约翰逊如此惊惧?因为我国是全球第一大原料药生产国,美国所有制药企业都高度依赖这个国家的原料药。 要知道,原料药就是我们常说的“药中”(zhong)“中”(zhong),“药中”是指各种药品的主要成分,也就是各类药品的“原料”,而这些“原料”绝大部分来自我国。 2024 年的数据摆在这儿,咱们化学原料药规模以上工厂的营业额就有 5783 亿元,占了全球市场的 35.5%,意思就是全球每三块原料药里,就有一块多是咱们产的。 更厉害的是,咱们在抗生素、维生素这些常用药原料上几乎是垄断地位,美国最急需的抗生素原料药,咱们占了全球供应的三成,而他们自己的产能从 2000 年的 30% 跌到了 2024 年的 5% 以下,最后一家青霉素工厂早在 2004 年就关张了,现在完全靠进口过日子。 美国对咱们的依赖已经到了离不了的地步。你想想,美国人头疼脑热吃的布洛芬,十成里有九成五的原料是咱们中国工厂造的。医院救急用的氢化可的松,九成以上都得从咱们这儿拿;就连手术必备的肝素,七成原料也来自中国。 美国药监局自己都承认,88% 的原料药得靠进口,而这些进口里绝大部分来自中国,到 2025 年,他们 90% 的处方药核心成分都得仰仗咱们。这可不是小数目,等于他们的医药箱里,十样药有九样的 “根” 都在中国。 2020 年就出过一回真事儿,当时印度因为疫情限制原料药出口,美国立马就慌了神,好多医院的抗生素库存十几天就见了底,医生做手术都得掂量着用药,怕后面断供救不了人。那还只是印度断供,要是咱们真限制出口,后果不堪设想。 就说阿莫西林吧,这是美国人常用的消炎药,他们本土那家俄亥俄州的工厂,本来想替代中国原料,结果从青岛运过去的原料连运费算上都比本土生产的便宜 30%,药房根本不愿买贵的,最后工厂刚开三个月就减产,政府给的补贴都填不上亏空。 有人说美国不是能找印度替代吗?这话太天真了。印度那些药厂看着能造仿制药,其实 80% 的阿莫西林半成品都得从中国买,七成抗生素原料药全靠咱们供应。 等于美国想绕开中国找印度,到头来还是得看咱们的脸色,这就是个绕不开的圈。丹麦有家百年老药厂雅赛利,本来在哥本哈根开得好好的,结果欧洲环保要求严,改造工厂得花上千万欧元,还赚不到钱,最后干脆把整条生产线搬到了苏州,因为咱们这儿产业链全,成本还低,连欧洲的质量认证都能轻松拿到。 为啥美国自己造不了、别人也替代不了?首先是成本太高,建一座合格的原料药工厂得砸 20 多亿美元,还得等五到十年才能投产,美国环保标准又严,处理废水的成本比咱们高两倍多,最后造出来的药价得比中国的贵四成,老百姓和医保都受不了。 再就是咱们的产业链太全了,石家庄、连云港那些医药园区,从原料加工到污水处理全是现成的配套,企业只管做好工艺就行,这可不是哪个国家随便能建起来的。 宁夏的工厂还能用光伏板自己发电,尾气余热再给隔壁造化肥,环保和成本两头都占优,欧洲来检查都夸比预想的好。 美国从 2014 年就想摆脱依赖,搞了《药物供应链安全法》,还联合欧盟查咱们的工厂,结果呢? 十年过去了,咱们的原料药出口反而一年比一年多,2024 年出口额都到 429.8 亿美元了,创了历史新高。 他们自己的产能只比三年前多了两成,离 “50% 回归本土” 的目标差着十万八千里,想达标还得再建 15 个大型基地,光投资回报就得等八年,谁愿意砸这个钱? 约翰逊作为美国商界人士,最清楚这里面的门道。一旦咱们限制出口,美国制药企业要么停产,要么就得买更贵的原料,药品成本得涨 13%,一年得多花 510 亿美元,最后还是老百姓买单,药价飞涨不说,救命药还可能断供。 医药产业在美国经济里分量重得很,这么一折腾,企业亏损、就业下降、医保体系承压,经济能不遭受重创吗?他能不惊惧吗? 这不是咱们故意卡脖子,是美国自己把制造业迁走了,搞成了 “工业空心化”,现在想回头根本来不及。 咱们的原料药产业是七十多年一步步建起来的,从建国时 90% 依赖进口,到现在垄断全球,靠的是完整的工业基础、成熟的技术和合理的成本,这是实打实的实力。 约翰逊的警告,说白了就是戳破了美国医药产业的 “纸老虎” 面具 —— 看着研发厉害,其实根基早扎在咱们中国的土地上了,这才是他真慌的原因。

0 阅读:89
云景史实记

云景史实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