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终于对巴基斯坦出手了!耿爽在联合国当众“开火”,直接剑指巴铁内部的恐怖组织,还给出了清晰建议,这一幕震撼全场! 在2025年10月6日的联合国大会上,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的一席发言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他直接点名要求将巴基斯坦境内的“俾路支解放武装”(BLA)及其分支“马吉德旅”列入联合国安理会制裁名单,这标志着中国在应对海外利益安全威胁方面采取了更主动的国际法律行动。 长期以来,“俾路支解放武装”在巴基斯坦俾路支省频繁发动袭击,而该省正是中巴经济走廊(CPEC)的关键区域。 这个组织利用当地经济发展滞后的矛盾,以“争取俾路支独立”为名,多次将目标对准中国在巴基斯坦的工程项目和人员。例如,2021年瓜达尔港的自杀式袭击就造成了多名中方人员伤亡。 2022年卡拉奇大学孔子学院的班车遭遇恐怖袭击,以及近年来多起针对中国工程师的绑架事件,均与该组织有关。 这些袭击不仅威胁中国公民安全,也直接挑战了中巴两国重要的经济合作项目。 “俾路支解放武装”的问题之所以复杂,在于其背后可能存在的国际支持网络。巴基斯坦政府曾公开指责印度为该组织提供资金和武器,试图通过支持分裂势力来削弱巴基斯坦的稳定。 而美国对该组织的态度一直存在争议,长期的默许态度被认为是其得以壮大的原因之一。 尽管美国最终将其列为恐怖组织,但这一转变更多是出于美巴关系升温的考量。这种地缘政治博弈使得简单的反恐行动难以彻底解决问题。 在联合国发言中,耿爽提出了三项清晰的原则:坚持统一标准、国际法治和系统观念,这些原则直指国际反恐合作中的深层问题。 某些国家在反恐问题上采取双重标准,例如对“东伊运”等安理会已列名的恐怖组织态度暧昧,或对“俾路支解放武装”的制裁申请曾以技术理由反对。 中国强调反恐不应被政治化,不能成为国家间博弈的工具。同时,中方主张通过发展合作从根本上消除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这与中巴经济走廊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 中巴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自启动以来已取得显著成效。但随着走廊建设向工业化、农业等新领域扩展,安全保障工作愈发重要。 巴基斯坦专家指出,除了军事手段外,还需要让当地社区成为利益攸关方,通过解决民生问题从根本上改善安全环境。 中国此次推动联合国制裁的举动,展现了中国海外利益保护策略的升级。这意味着中国正尝试将反恐从双边合作提升至多边国际机制层面,通过冻结资产、切断资金流动等方式更有效地打击恐怖组织。 这与美国过去在阿富汗反恐时采取的策略有相似之处,但中国更强调在联合国框架下的合法性。同时,中国也坚持制裁应精准设计,避免对普通民众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对中国而言,此次在联合国的行动不仅是为了保护具体的项目和人员,更是为了维护一种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当某些国家仍在根据自身利益对恐怖主义采取选择性打击时,中国正努力推动形成统一、公正的国际反恐标准。 这种“保护性发声”既体现了对盟友的担当,也展示了一个大国对维护全球安全稳定的责任意识。 对于海外投资安全这个话题,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 信息来源: 晨报精选--中国代表就消除恐怖主义提出三点主张
中国终于对巴基斯坦出手了!耿爽在联合国当众“开火”,直接剑指巴铁内部的恐怖组织,
玉尘飞啊
2025-10-13 10:48:0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