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总理莫迪已经做出了选择,不论是在金砖国家还是上合组织,都不会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一起,反对美国的霸权了,不仅如此,印度可能在美国的授意下在印太地区采取行动,从而影响金砖国家共同对抗美国霸权的合作,印度商务与工业部长戈亚尔表示,中印两国正在就稀土问题进行磋商。 印度外交政策在2025年呈现出明显的调整态势,其传统上的“战略自主”和“不结盟”色彩有所淡化,与美国的关系则进一步加深。这一转变在多个国际场合和多边合作机制中均有体现。 莫迪政府过去几年确实改变了之前的“平衡外交”,向美国偏移比较明显。 例如,印度积极参与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对话”,成为美国“印太战略”的支撑点之一;在加沙问题上明显偏向以色列;并连续多年受邀参加西方七国集团首脑会议。 美国国会也曾通过法案,在武器销售和军事技术转让方面授予印度“非北约盟友”待遇,双方还签署一系列军事合作协议,并在中印边境举行联合军事演习。 然而,这种“外交倾斜”并非一帆风顺。美国新政府上台后,“MAGA”(让美国再次伟大)成为核心政策导向。 而印度则努力实现“Viksit Bharat”(意为“发达印度”,在美国语境中有时被戏称为“MIGA”——让印度再次伟大)。 双方在经贸和外交领域的碰撞随之而来,特朗普政府的“孤立主义”回潮和战略收缩,导致其更注重经济利益,对价值观外交兴趣下降,对盟友的需求也有所减少。 有分析认为,特朗普的目标是制造业回归美国,而不是转到印度,并且美国内心并不希望印度发展为“下一个中国”。 这种结构性的矛盾使得印度方面也意识到,缺乏平衡的外交政策需要回调。近期,印度外交出现了一些被外界解读为“转向”的迹象。 已多年未访问中国的印度总理莫迪,计划参加在中国天津举行的上合组织领导人峰会;莫迪与巴西总统卢拉通电话,重申加强金砖国家合作、捍卫多边主义;新德里还迅速宣布邀请俄罗斯总统普京近期到访。 印度有其自身的“印太政策”,其地理范围和政策目标与美国版主要旨在拉拢印度应对中国的“印太战略”并不完全一致。 印度的“印太政策”更侧重于通过“东向行动”加强与东亚的合作,向西加强与海湾和非洲地区的合作,以凸显印度作为“印太”中心的地位。 与此同时,印度也在积极推进其“全球南方”外交。莫迪政府试图将自身定位为“全球南方”的领袖和代言人。印度举办了“全球南方之声”线上峰会,并宣布多项倡议以支持“全球南方”国家。 有观点认为,印度试图通过“全球南方”来维护其战略自主,并以此作为对冲中国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印度外长苏杰生在其著作中阐述了印度的对外战略,即“交好美国、应对中国、深耕欧洲、安抚俄罗斯、调动日本、整合邻国”。 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方面,印度的态度也显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印度曾是金砖合作的积极推动者之一。 但近年来,随着印度内政外交的变化,其对金砖合作机制的态度趋于消极。印度强烈反对金砖扩员,担心其身份标志性意义被稀释,以及巴基斯坦可能加入。 印度对华政策的根本性变化,以及其配合美国打压中国的倾向,也影响了其在金砖平台上的合作姿态。 有分析指出,印度日渐成为金砖合作机制的消极因素和阻碍力量,导致机制内部的分歧和矛盾上升。 尽管面临挑战,金砖国家合作仍在向前推进。金砖国家拥有全球近一半的人口和经济总量超过世界三成的比重,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半数。 在能源、矿产、粮食等战略资源方面具有重要地位,是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和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发展的重要力量。 面对外部压力,金砖国家之间存在提升内聚力的动力,例如探讨相互减免关税、减少非关税壁垒、加大贸易本币结算力度、加强矿产资源合作等。 在中印关系方面,近期出现了一些新的动态。印度商务与工业部长戈亚尔表示,中印两国正在就稀土问题进行磋商。 这表明,尽管存在战略竞争,但两国在具体经济议题上仍保持着沟通与合作的渠道。 印度当前的外交政策是在大国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努力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复杂调整。 一方面深化与美国的战略协作,另一方面也试图保持与俄罗斯、中国等国的对话渠道,并积极在“全球南方”中扮演领导者角色。 其未来的外交走向,仍将受到国内政治、国际经济环境和地缘政治格局的多重影响。印度需要在各方之间谨慎平衡,以维护其所谓的“战略自主”和大国地位。 信息来源: 环球网《环球圆桌对话:印度正重新校准“平衡外交”?》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印度对外战略新动向——基于“全球南方”的视角》 国际合作中心《“大金砖”与“全球南方”:合作、治理与变革》 环球网《王友明:“大金砖”在逆风中集聚发展动能》
印度总理莫迪已经做出了选择,不论是在金砖国家还是上合组织,都不会与广大发展中国家
玉尘飞啊
2025-10-13 15:44:50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