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场的村落争夺战从来都不是看表面规模的,那些看着不起眼的小村子,往往能打成绞

文史资鉴堂 2025-10-13 15:04:20

俄乌战场的村落争夺战从来都不是看表面规模的,那些看着不起眼的小村子,往往能打成绞肉机般的恶战。   就像顿涅茨克前线常见的那种小村庄,战前也就住220来口人,东西拉得长,最长2.2公里,南北却窄得很,才200米宽,可就是这么个弹丸之地,俄军愣是派了两个主力作战单位,打了快一周才拿下,最后敲掉的其实就是乌军一个连的兵力。   这事儿乍一听觉得俄军兴师动众,细琢磨才明白这里面全是门道。首先这村子位置关键,虽说小,但卡在两条补给线的交叉点上,乌军要是占着这儿,就能随时袭扰俄军的后勤车队,要是俄军拿下来,就能把附近三个据点连成片。   这根本不是小题大做,是拿兵力换战略支点。 俄军的打法透着股狡猾劲儿,还真不是硬冲。   他们先用"姆斯塔-B"火炮对着村子轰了大半天,那炮10秒就能打一发,射程近30公里,专挑房屋密集的区域炸,先把乌军的表面工事敲掉大半。   但乌军也精,早把190多栋房屋改造成了连环堡垒,墙里掏射击孔,地下室通地道,门窗用钢筋水泥堵死,就等着俄军进村肉搏。   等炮火停了,两个摩步旅没一股脑往里冲,而是分成几十个小组,像搜山一样铺开。这就是俄军现在常用的"狼猎"战术,几个人一组围着一栋房子清剿,把乌军往死角里逼。   有个战地记者跟着拍过,俄军士兵进门先扔震撼弹,再用喷火器烧地下室入口,确定没人了才敢往前挪。有栋两层小楼里藏了5个乌军,俄军愣是用手榴弹和冲锋枪耗了俩小时,最后才把人逼出来。   乌军的抵抗也够顽强,他们知道村子一丢,后面的防线就漏了口子。每个房屋都留了人坚守,还藏了不少反坦克火箭筒,专打俄军的装甲车。   有次俄军一辆装甲车刚开进村口,就被二楼窗户里射出的火箭弹击中,车组人员好不容易爬出来,又被隔壁房子的机枪扫了回去。就这么一栋接一栋地啃,一天下来也就能清剿二十几栋房屋。   俄军也不是完全不计代价,他们每天晚上都会暂停进攻,用无人机整夜盘旋侦察,把乌军的活动轨迹摸清楚,第二天再针对性打击。   有天夜里无人机发现乌军在村东头的谷仓里换防,天亮后俄军直接用飓风火箭炮齐射,16枚火箭弹下去,谷仓直接塌了半边,省了不少攻坚力气。   就这样打了六天,最后剩下村西头的三间瓦房,乌军还剩十几个兵在死守。   俄军没再用火炮,而是派了车臣部队上去近距离清剿,毕竟这些部队打巷战经验足,靠着手榴弹和喷火器,用了俩小时才把最后一间屋子拿下。   等战斗结束,村里的房屋几乎没一栋是完整的,墙面上全是弹孔,院子里到处是炮弹壳。   后来有俄军军官解释,之所以用两个主力单位打一个连,就是为了避免伤亡过大,要是兵力不够,乌军很可能从侧翼反扑,到时候不仅拿不下村子,还得赔上更多人。   这打法看着笨,其实是把风险降到最低——在俄乌战场,能稳稳拿下据点,比什么都重要。    

0 阅读:16
文史资鉴堂

文史资鉴堂

感谢大家的关注